快訊

禿子燕子漢子合體 投票前黃金周新北拚萬人大造勢

再貴也別捨不得丟!60歲的她「慶幸自己丟掉的3種衣服」

「全台最高星巴克」說掰掰!星巴克清境門市7月21日熄燈 粉絲快衝最後打卡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台電調漲衝擊營運 台鐵票價蠢蠢欲動?

台鐵自動售票機。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鐵自動售票機。記者邱德祥/攝影

一、時事掃描

台電調漲影響票價漲幅? 交長:建議台鐵節能節電

台電將於10月16日調漲產業電價14%,其中陸上運輸業列為減半調漲7%,台鐵預計22日再召開董事會討論票調漲。針對票價調整是否納入新版電價,提高漲價幅度,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指出,台鐵雖是用電大戶,但若能善用經濟部輔導方案及補助,進行深度節能及節電,電費說不定會降低。【2024/10/7聯合報】

二、命題趨勢

台鐵、客運、捷運、高鐵是國人常用的大眾運輸,票價調漲對社會影響甚巨,因此必須經過交通部核定才能調漲。在綠色消費、減碳盛行下,各國鼓勵人民搭乘大眾運輸,因此必須提供便捷且合理票價的誘因,以減少自行開車或騎機車。本新聞命題之關鍵詞:電價調漲、大眾運輸票價、價格管制、綠色消費與減碳等。

三、牛刀小試

經濟部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宣布10月中旬工業用電調漲12.5%,台鐵則減半調漲。台鐵表示每年將增加2億元以上電費,直接衝擊台鐵營運;由於台鐵票價逾29年未調漲,因此正研議票價合理化方案,並報請交通部核定。以下有幾個假設情境,何者最為正確?

(A)假設台鐵不調漲票價,為反映成本的提高,供給線將左移

(B)若交通部不核定台鐵報請的新票價,屬於價格下限之管制

(C)如果台鐵調漲票價,旅客覺得太貴時,對台鐵的需求將減少

(D)若台鐵漲價後的票價與高鐵票相近,旅客改搭高鐵,台鐵與高鐵是互補品關係

答案:A

解析:(B)價格上限之管制(C)對台鐵的需求量將減少(D)替代品關係。

四、歷屆試題

小宜在書上讀到一段資料:「十七世紀以後,咖啡風行歐洲,帶動咖啡消費風氣,使之成為大眾化飲料,歐洲各國其後也開始在殖民地大量種植咖啡。」依據此段歷史敘述,小宜推斷當時的咖啡市場價格應該會下跌。依市場分析,其推論之依據應為下列何者?(2024學測)

(A)咖啡已經成為大眾化飲品,消費市場便容易發生短缺

(B)咖啡消費需求增加,但殖民地大量種植供給增加更大

(C)歐洲各國在殖民地種植咖啡後,同步刺激了消費成長

(D)政府預期咖啡價格將有大波動,採取了價格管制政策

答案:B

調漲 大眾運輸 台電 台鐵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