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腦部疾病治療現曙光!科學家嘗試用「寄生蟲」運送藥物
對於人類和動物來說,寄生蟲會帶來巨大的傷害。但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方法,讓患有腦部疾病的患者和常見的大腦寄生蟲,成為「亦敵亦友」的關係。
由於我們的大腦對於進入的物質,包含許多藥物,非常挑剔,而這也限制了治療神經性系統疾病的方式。一項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的研究指出,科學家利用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將醫療性蛋白注射到腦細胞中。
微生物做為藥物其有來自
自從19世紀,科學家發現微生物是引發疾病的原因,人類便一直尋求把具有感染力的病原體排除在體外。因此,許多人對病菌深感厭惡,也認為使用微生物治療人體的想法有違直覺。
但利用微生物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做法,早在微生物病原說(germ theory)出現前就存在。早在1500年左右,中東和亞洲人就注意到,染上天花的病患再也不會被感染。因此他們會讓未感染者接觸感染者的膿瘡分泌物,以保護那些人免於天花——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膿瘡分泌物中含有毒性較弱的天花病毒。
這便是接種的概念,後來也因此發展出了挽救無數生命的疫苗。
病毒、細菌和寄生蟲,進化出許多穿透大腦等器官的技巧,並且可以被改造成將藥物進入體內。這些用途包括將病毒用於基因治療,以及使用腸道細菌治療名為C. diff的腸道感染。
為何不能通過吃藥來治療腦部疾病?
藥丸提供一種便捷而有效的方式來讓藥物進入體內。阿司匹靈或青黴素等化學製藥的分子很小,且易於從腸道吸收以進到血液中。
然而,像是胰島素或索馬魯肽等生物製藥的分子較大且複雜,在吸收之前在容易被胃分解。它們也因為太大而無法穿過腸壁進入血液。
所有藥物,特別是生物製藥,都很難穿過大腦,這是基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的機制。血腦屏障是一層介於大腦和血管間的細胞來充當門衛,可以阻止病菌和其他不受歡迎的物質進入神經元。
弓形蟲提供送貨服務到腦細胞
弓形蟲可以感染包括人類的所有動物。感染途徑包括:吃下感染弓形蟲的貓糞便中的孢子,或受污染的肉類或水。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弓形蟲只會引起輕微的症狀,但對於免疫功能較差者和胎兒來說,可能會很嚴重。
與多數病原體不同,弓形蟲可以穿過血腦屏障並侵入腦細胞。一旦進入神經元,寄生蟲會釋放一組蛋白質,改變宿主的基因表現,這可能是它導致宿主的行為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全球的研究團隊,劫持弓形蟲分泌的蛋白質進入宿主細胞。團隊對弓形蟲進行了基因改造,製造出一種混合蛋白質,將其分泌的蛋白質與名為 MECP2的蛋白質融合,MECP2會調節大腦中的基因活性——實際上是讓MECP2搭上弓形蟲分泌的蛋白質順風車進入神經元。研究人員目前發現,可以將這種蛋白質,應用到培養皿中的神經元以及小鼠的大腦中。
由於MECP2的基因缺陷,會導致一種罕見的腦部發育障礙,稱為雷特氏症 (Rett Syndrome)。正在進行的是利用病毒來運送MECP2蛋白的基因療法。如果弓形蟲可以將MECP2送入腦細胞,可能為這種目前仍無法醫治的疾病提供另一個選擇。它還可能為由錯誤的蛋白引起的其他神經系統問題(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
還需經過漫長的道路,才可應用到臨床上
從實驗室的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道路漫長且充滿障礙,因此在診所中看到經改造的弓形蟲用於醫療還有段時間。
使用弓形蟲來進行醫療,其應用的難度在於,它會產生一種嚴重且終生的感染,且目前無法治癒。弓形蟲會損害包括大腦、眼睛和心臟在內的重要器官。
然而,全球有多達三分之一的人目前和他們大腦中的弓形蟲共存,且沒有明顯的問題。但有新的研究指出,感染弓形蟲和精神分裂、憤怒以及魯莽行為,看起來有高度關聯,暗示這種潛伏的感染可能會讓某些人容易患有嚴重的神經系統問題。
廣泛的弓形蟲感染可能也是另一個複雜的因素,因為這會使多數人無法使用它來治療。由於已經有數十億人感染過弓形蟲且免疫,因此使用弓形蟲作為治療的方式會迅速被他們的免疫系統摧毀。
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弓形蟲做為大腦的藥物外送員,其好處可能超過風險,因為對這種寄生蟲進行改造以產生患者所需要的蛋白質,可以在不損害大腦器官的情況下實現。
資料來源:
1. How Do You Get Drugs to the Brain? Maybe Try a Parasite
2. 本文原文由The Conversation網站根據創用CC授權重新發表
(本文出自2024.08.13《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