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海巡破獲私菸工廠 下腳料劣品市值總價950萬

海巡署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在南投縣集集鎮破獲私菸工廠,查扣贓證物。圖/海巡署提供
海巡署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在南投縣集集鎮破獲私菸工廠,查扣贓證物。圖/海巡署提供

一、時事掃描

海巡破獲集集私菸工廠 下腳料劣品市值總價950萬

海巡署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在南投縣集集鎮破獲私菸工廠,現場查扣菸絲下腳料2730公斤,約可製成13萬6500包私菸、捲菸成品5000支、半自動捲菸機和相關製菸機具,市值總價950萬元,全案依違反菸酒管理法函送主管機關南投縣政府依法裁處。【2024/6/28聯合報】

二、命題趨勢

國民生產毛額(GDP)是各國重要的經濟指標,而GDP指標的缺點包括:不計入市場交易、無法反映所得分配、無法反映產品品質變化、忽略對環境影響等。此新聞的命題關鍵字包括:地下經濟造成GDP被低估、菸品健康捐、外部成本內部化、逃漏稅、行政罰、依法行政等。

三、牛刀小試

海巡署查獲今年第7座的私菸工廠,現場查扣菸絲下腳料2730公斤,約可製造13.65萬包私菸、捲菸成品5千支。若這些未經檢驗合格偽劣菸品流入市面,將破壞經濟秩序,危害民眾身體健康。根據題文研判,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政府查緝私菸予以罰緩,屬於正向的金錢誘因

(B)基於私菸品質堪憂,因此私菸交易不計入我國GDP

(C)躲避菸品健康捐的私菸交易,將產生外部成本內部化

(D)私菸流入市面,屬於地下經濟,將造成我國GDP被低估

答案:D

解析:(A)屬於負向的金錢誘因(B)基於非市場交易之地下經濟,因此私菸交易不計入我國GDP(C)必須納入菸品健康捐,才符合外部成本內部化。

四、歷屆試題

在COVID-19疫情嚴峻時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常召開記者會,報告疫情數據,說明防疫政策與醫療資源概況等。期間有數項防疫措施如下:一、依規定,應居家隔離的民眾若違規外出被查獲,將處以最高100萬罰鍰。…「對居家隔離民眾違規外出處以重罰」這項措施,請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衍生對國內生產毛額之影響?(2024學測)

(A)部分被隔離民眾擅自出門,購買路邊小吃攤的食物來解饞

(B)政府將民眾違反防疫措施所繳交之罰鍰,轉用於紓困補貼

(C)居家隔離民眾為恢復健康,透過外送平台訂購營養補給品

(D)為排遣時間,被隔離的民眾熱衷於報名國外大學線上課程

答案:C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私菸 海巡署 GDP

相關新聞

高職生就是矮人一截?從高職汽車科到北科大碩士 高偉哲用行動翻轉技職刻板印象

針對社會上普遍對高職「升學路窄」的刻板印象,高偉哲認為,關鍵在於是否了解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他提醒,填高職志願時,最好先了解統測的專業科目考什麼,「了解自己未來要學的是什麼,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那個領域有興趣。」

作家丘美珍:一起共度的時光 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被愛的記憶」

北一女、政大新聞系畢業的丘美珍,30多歲就當上了總編輯,職涯一片光明,但她卻在42歲時「裸辭」,回家陪三個小孩,等到孩子都大了以後,才重新開始找工作,啟動人生下半場。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