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之亂爆美元信心危機 民眾存款上演「棄美從金」?

收賄涉嫌重大…鄭文燦被法官認有串證、逃亡之虞 限制出境再延8月

好讀周報/半小時變平地!5級颶風橫掃加勒比海島嶼 暖化如何影響極端氣候

颶風貝羅2日肆虐格瑞那達小馬提尼克島,許多建築的屋頂被掀飛。(圖/路透)
颶風貝羅2日肆虐格瑞那達小馬提尼克島,許多建築的屋頂被掀飛。(圖/路透)

文/陳韻涵輯

破紀錄的颶風「貝羅」本月初成為大西洋史上最早生成的5級颶風,凸顯暖化對世界造成的影響加劇。

受溫暖海水影響,貝羅2日一度增加為5級颶風(hurricane),挾帶強風豪雨橫掃加勒比海東南部數座島嶼,隨後減弱為4級颶風並於3日撲向墨西哥,接著在8日以1級颶風的型態威力侵襲美國德州,登陸後朝美國內陸挺進,再減弱為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氣象學者表示,貝羅2日以「極其危險的眼牆」直搗格瑞那達,並從該島國的卡瑞亞可島登陸,持續風速高達每小時240公里。卡瑞亞可島上的建築在貝羅登陸30分鐘內被夷為平地,整個島嶼的建設幾乎全毀。

貝羅挾帶疾風暴雨橫掃加勒比海島國格瑞那達、巴貝多、聖文森和格瑞那丁、聖露西亞,以及加勒比海沿海地區牙買加、委內瑞拉北部。加勒比海島國無一倖免,格瑞那達95%的地區斷電,巴貝多4百多人離家避難,聖文森及格瑞那達受災嚴重,加勒比海地區這波風災死亡人數至少18人。

格瑞那達總理米切爾說:「這種程度的破壞宛如世界末日,所有建築物幾乎全毀,包括公共建築、住宅和私人建設。」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數據顯示,貝羅的威力2日一度增強為5級颶風,但隨即減弱為4級颶風,接著持續往牙買加前進。貝羅雖未登陸牙買加,依然吹起狂風並降下豪雨,當地近500人緊急避難。

●看成因/異常高溫海水 加速颶風生成

NOAA衛星雲圖顯示,貝羅的結構完整。(圖/法新社)
NOAA衛星雲圖顯示,貝羅的結構完整。(圖/法新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破紀錄颶風「貝羅」成為大西洋史上最早生成的5級颶風,凸顯氣候變遷和暖化對世界的影響愈來愈劇烈。

颶風觀測有紀錄以來,先前僅一次在7月出現5級大西洋颶風的紀錄,即2005年7月16日的「艾蜜莉」。

每個颶風的成因都很複雜,很難將個案完全歸咎於氣候變遷。就貝羅而言,異常高溫的海水被公認為它如此強大的關鍵。

強烈風暴通常只會在夏季後期、海溫升高後出現。颶風的發展條件通常在海平面溫度高於攝氏27度的環境,而貝羅路徑的海域水溫都接近攝氏30度。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暖海水代表會生成更強烈的颶風,因為風暴可以吸納更多能量,從而提高風速。

美國羅文大學環境科學助理教授安卓‧賈納解釋,「當地球暖化時,海洋表面的溫度也會提高,而溫暖海水是颶風的重要『燃料』。」

在大西洋颶風的主要發展區域,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指海洋吸收和儲存的熱能)通常要到9月才會具備生成颶風的條件。9月是大西洋颶風季最活躍的時期,因為海面通常在夏末最溫暖。

5級颶風在夏初出現很罕見,但它的強度符合颶風在暖化情況下的發展預期。專家預測,颶風的數量並未增加,但隨著氣溫升高,會出現更多更強烈的颶風。

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研究員村上裕之解釋:「尚不清楚氣候變遷對於貝羅生成的影響有多大,但我們的氣候模型闡明,由於全球暖化加劇,未來颶風的平均強度也會增加。」

●看數據/歷年最熱6月 連13月破紀錄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CCS)8日表示,今年6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這是全球連續13個月出現空前高溫,每一個月都刷新先前的氣溫紀錄。今年上半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破壞性天氣,如洪災和熱浪。

CCCS研究員布諾坦普說:「這不只是統計上的奇特現象,而是凸顯一種大規模且持續不斷的氣候轉變。就算這種特殊的連續極端現象在某個時間點結束,隨著地球持續暖化,我們也一定會看到新紀錄被超越。」

布諾坦普表示,只要人類繼續製造溫室氣體,這種趨勢就「無法避免」。

不只陸地溫度節節高升,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平面水溫也刷新紀錄。今年6月的海平面溫度締造新的里程碑,連續15個月創新高。

CCCS資深科學家尼可拉斯形容此現象「令人震驚」,所幸全球即將進入降溫的「反聖嬰現象」時期,「可預期全球氣溫會在未來數月下降」。

●亞洲篇/麥加朝覲 熱死上千人 學校停課 影響受教權

中國江西省九江市3日也淹水,街道變河道。(圖/法新社)
中國江西省九江市3日也淹水,街道變河道。(圖/法新社)

跨國研究學者分析氣候數據發現,氣候變遷讓致命熱浪變得更頻繁且極端,影響亞洲數百萬學生和弱勢族群。

瑞典、馬來西亞、荷蘭、美國、英國和黎巴嫩跨國科學團隊,分析氣候變遷如何改變三個亞洲地區出現極端高溫的機率和強度,這三區畫分為(1)西亞: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2)東亞:菲律賓,以及(3)南亞和東南亞: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越南、泰國和柬埔寨。

災民拿鏟子、提水桶,清理街道淤泥。(圖/美聯社)
災民拿鏟子、提水桶,清理街道淤泥。(圖/美聯社)

今年4月到5月的創紀錄極端高溫,影響整個亞洲大陸,多處連日高溫突破攝氏40度,嚴重影響難民、遊民和戶外工作者,也導致農作物減產與歉收。

熱浪可謂致命極端天氣事件,但因此死亡的人數常被低估。今年麥加逾1300名朝覲者在徒步期間死於熱傷害,引起國際關注。

酷暑也影響學生的受教權,部分政府與學校考量高溫而延長假期、停課或提早下課,影響數百萬名學生。極端高溫迫使南亞和東南亞數千所學校停課,這些地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曾停課避疫,雙重打擊擴大低收入家庭學童面臨的教育落差,增加受影響學生未來輟學的風險。

此外,炎熱天氣對建築工人、運輸業司機、農民、漁民等特定戶外工作族群的影響特別明顯且嚴重,可能讓他們生病的風險增加,且因工時減損而影響收入。

好讀VIP家用自學服務:好讀周報每周二搭配本篇文章,推出名師解析影片,結合生活情境閱讀測驗,提升閱讀素養力!怎麼看到影片?goodread.u-writing.com

好讀周報 暖化 氣候變遷 美國 颶風 高溫

延伸閱讀

貝羅橫掃美國至少8死 天氣酷熱數百萬戶仍停電

油價跌逾1% 颶風未破壞美重要石油設施、金價小漲

貝羅進逼德州休士頓警戒 可能再增強為颶風登陸

颶風貝羅肆虐牙買加和開曼群島 轉撲墨國度假勝地

相關新聞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宋怡慧/驚蟄春雷響!一窺古人被貶的暗黑心境 「聞雷」迎生命覺醒時刻

在老祖宗的智慧中,驚蟄的雷聲被視為上天賜予的祥瑞。有句意味深長的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

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