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類流感重症及死亡數雙創十年同期紀錄 公費藥劑擴大使用

科技股領漲 美股3大指數同創新高!道瓊首登4萬5000點

圖表看時事/預計年底上路!圖解再生能源新規 哪些敏感區要送環評

太陽光電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太陽光電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光電開發,現行只有規定位於重要濕地的光電系統必須進入環評,導致出現侵農毀林等爭議。環境部昨天預告修法,增訂太陽光電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的農業用地、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兩萬瓩以上,或面積十五公頃以上應實施環評;為避免分割土地規避環評,也增訂鄰近用地面積合併或累計計算規定,預計年底上路。

環境部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檢討再生能源,最受關注的是太陽光電實施環評範圍。

再生能源環評認定標準擬修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 圖/聯合報提供
再生能源環評認定標準擬修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 圖/聯合報提供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蔡孟裕解釋,日本規定四萬瓩以上光電須環評,換算面積約四十公頃,考量我國土地面積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因此把規範縮小至面積十五公頃,同時為避免分割土地規避,再加上累計計算規定。

但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認為,光電加嚴是正確方向,但依法畫定環境敏感區位,恐怕無法完全排除一些敏感的重要生態環境,建議多徵求生態保育界看法,並設立補救機制,如民間團體發現新事證的敏感地區也可納入考量。

邱文彥提到,過去光電被詬病化整為零,將大規模面積利用不同的申請公司、地號分切成不同的小型開發案,草案雖增訂鄰近用地面積合併或累計,但若以地號判別,仍容易切割規避環評,同一個區域應有總量管制機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說,光電爭議通常都發生在前端選址,個案進入環評程序,都已經是選好開發地點,等於只是把光電爭議移到環評大會吵,且處理不到整體總量管制、空間配置問題,建議從國土規畫下手,環境部應該先針對經濟部研擬的「能源用地白皮書─光電篇」進行政策環評。

台南市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惠欽說,這比較像是對大型光電開發案的解套方式,目前容易引起爭議及民眾反彈,大部分是接近社區聚落或影響現有農漁業的光電場,針對這類案例,法規修正未提出解決辦法。為保護生態多樣性,其實應該是連送案環評的機會都不要有。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光電業者拜訪他希望放寬標準,但世界各國都有相對應的環評標準,草案預告期間還有討論空間,綠能當然要更多更好,但發展綠能過程也要考量環境生態保護,希望獲得最佳平衡點。

經濟部再生能源發展署再生能源推廣組副組長廖士煒說,若按新規定,目前受理的地面型案場,約有兩成須環評,在新規上路前,將會同環境部等相關單位研商,先做把關。

光電 再生能源 圖表看時事 環境部 環評 生態保育

延伸閱讀

全面停止力暘申請案 經濟部:若有偽造文書將請南市府共同合作釐清

太陽光電開發 業者:須規範期限、配套措施

不熟再生能源政策? 經濟部、國發會被問2026光電占比答不出

環境部修正再生能源環評認定標準 113年底前上路

相關新聞

宋怡慧/酒、友情、春色⋯古人們如何度過小雪? 4首古詩看見溫暖光輝

每個節氣都有其獨特的韻致,與時令碰撞的每縷心緒都值得細細品味。當我們懂得以詩人的眼光觀照生活...

國際小學堂/全球電力需求 成長超預期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未來十年全球電力需求的成長將超出預期,預計每年將新增相當於日本一年用電的需求量。其原因包括新...

想考高分 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明明讀了書,卻還是考不好,最是讓人氣餒。資深教師觀察,願意讀書的孩子,通常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成績就會有感進步,大人的任務,是陪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鼓勵孩子再多堅持一下。

「有一種愛情 叫岑永康與張珮珊」明星主播閃婚23年靠這3秘訣相看兩不膩

「王子與公主相愛後,從此便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情節,多數成年人都不相信了,但岑永康與張珮珊,卻趨近於此,何以能將柴米油鹽活成童話故事?兩人答曰:「愛,是需要練習的。」

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年!背包Ken:比起媽媽 爸爸更適合請育嬰假

「為什麼是爸爸請育嬰假,不是媽媽請?」這大概是Ken育嬰假以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我認為爸爸更適合請育嬰假!」為什麼這麼說呢?Ken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從未補習靠自己拼上台大、美國博士》博士媽媽Elisa: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才能走得長遠

「我一直認為:快樂學習很重要。」 Elisa堅持每晚睡前親子共讀,即便兒子已經能自己看書,他仍然喜歡媽媽的陪讀。她相信,孩子的學習應該是輕鬆愉快的,而不是壓力重重的。所以,即使在暑假,她也不認為「耍廢」是一種浪費時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