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心智圖」筆記法 3重點助你釐清脈絡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上一期的專欄我們分享了「樹狀圖」筆記法,而在這一期專欄中,將會繼續帶領大家了解另一種筆記法——心智圖。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筆記法百百種,究竟哪一種筆記法比較好呢?嘿!先別著急,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心智圖,是1970年代由英國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家東尼.博贊先生發明。運用放射性思考方式,由中央主題開始向外延展內容,繪製成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在一張圖面上統整所有的資訊。而在繪製心智圖時有幾個重點:第一,「主題」放置於畫面中央,並運用簡短精鍊的關鍵詞(句)按照「一線一重點」的原則,向外延伸內容;第二,運用「顏色」作為區隔,來幫助記憶;第三,在重點旁邊可適度加入圖像,以凸顯重點。

沖原建代心智圖。(製圖/呂映靜)
沖原建代心智圖。(製圖/呂映靜)

以下我們以2024年2月19日出刊的《好讀》周報第4、5版文章〈最年長漫才新人 成功抗癌進大學〉為例,試著繪製心智圖。從文章內容可知這是一篇介紹最年長漫才新人——沖原建代的故事。接著進一步分析,將內容拆解成「個人介紹」、「成為漫才的原因」、「過程」與「結果」等部分,並扼要地加以敘述。如圖所示。

如此即可簡單明瞭地呈現出文章重點,也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文章的脈絡。而看完沖原建代的故事後,大家是否也跟我一樣佩服她呢?人生短短數載,變化無常,但仍是要全力奔跑在夢想的道路上,如此才不枉來人世一回啊!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問題:究竟哪一種筆記法比較好呢?其實,每個筆記法都有它獨到之處,我們可以按照個人的習慣、文章的類別等,去選用不同的筆記法來製作筆記,無須拘泥在哪個筆記法最好的泥淖中。因此,相當推薦大家在閱讀《好讀》文章時,多運用這些筆記法,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法!

做筆記

延伸閱讀

感覺來了擋不住!計程車司機無視一旁車輛「當街解放」他怨輪胎慘遭波及

因為抽煙被炒魷魚?同事曝解僱理由「變相少上一天班」 網驚:能不能教我

「新質生產力」能解決經濟問題?學者指無新意:規避陸制度改革急迫性

死亡數再攀升…印尼蘇門答臘島土石流釀21人亡 另有6人失蹤

相關新聞

從未補習靠自己拼上台大、美國博士》博士媽媽Elisa: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才能走得長遠

「我一直認為:快樂學習很重要。」 Elisa堅持每晚睡前親子共讀,即便兒子已經能自己看書,他仍然喜歡媽媽的陪讀。她相信,孩子的學習應該是輕鬆愉快的,而不是壓力重重的。所以,即使在暑假,她也不認為「耍廢」是一種浪費時間。

從北一女自然組轉社會組 考上台大法律》郭沛昕:內心很想放棄數學 但理智知道不行

郭沛昕高2念三類組,愈念愈沒信心,明明花很多時間念數理,努力程度卻沒反映在成績上。當她糾結到底要不要轉組時,爸爸的一番話提醒了她,「妳為什麼要拿自己的短處,去跟別人的長處比呢?」

嚴控3C、讓女兒每天手寫作文 AI創業家程世嘉:父母的任務是陪伴孩子轉動「自學」的輪子

嚴控3C、讓女兒每天手寫作文…AI創業家、史丹佛學霸程世嘉:父母的任務,是陪伴孩子轉動「自學」的輪子 AI來了,到底該如何是好?程世嘉直言,父母與其焦慮,不如多陪伴孩子,除了得養成基本能力、探索天賦,最重要的是陪著孩子學會「自學」,一旦孩子有能力轉動自學的輪子,未來想去到哪兒,都不是難事。

學校教育如何因應AI所帶來的衝擊?台大機械系教授詹魁元:國際工程教育4大趨勢 都指出同一個方向

「台灣大學2023年公布校內AI指引,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擁抱它、不要抗拒它。」台大鼓勵教師正面看待與善加利用,將AI視為精進教學的契機,更著重課程知識的實踐,而非單純的內容轉述。

考上台大2次卻未畢業 「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創辦人:我不太在乎學歷 只想著如何活下來

在網路上超高人氣的甜點店「深法」,38歲的創辦人從小功課好,念建中和台大數學系,20歲就創業、開補習班。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他,其實國、高中過著負債人生,每天放學後去補習班打工,努力賺錢養活自己。

台大電機博士學霸捨棄台積電高薪》丁立夫:我不想在20年後 回頭一看才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

丁立夫其實是個學霸。他國中念數理資優、高中讀建中,大學進台大電機系,並一路攻讀到博士,超狂學歷讓他在還沒畢業,就拿到台積電的聘書。然而,兒子、女兒相繼出生後,丁立夫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創業的道路。這個看似大膽的決定,其背後蘊藏著做為父親對家庭的愛,因為他渴望能夠重拾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