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畜共通!乳羊場爆布氏桿菌病 羊奶能喝嗎?七大QA解惑

亞錦賽/日本全勝晉冠軍賽 外野手傷退勾出牆面破皮

108課綱古文爭議吵翻天 葉丙成指「它」才是台灣教育真正問題

眼見不一定是真相?師從自身談「白飯之亂」 轉念思考決定成敗

如果光顧一家餐館,結果你發現,它提供的服務或是菜色的料理不符合你的預期期待,你可能會怎麼做呢?示意圖/Ingimage
如果光顧一家餐館,結果你發現,它提供的服務或是菜色的料理不符合你的預期期待,你可能會怎麼做呢?示意圖/Ingimage

如果光顧一家餐館,結果你發現,它提供的服務或是菜色的料理不符合你的預期期待,你可能會怎麼做呢?

可能在Google狂刷一整排一星負評;可能直接和店長抱怨;可能留下你的回饋紙條給予他改進的機會。你的作法決定這件事情的後續發展,可能雙贏,也可能兩敗俱傷。

記得,有次宴請朋友到一家平日很喜歡的餐廳,那天他們的生意火紅,門庭若市。好不容易排到位置,服務員就催促我們等一下快速點餐,用餐時間縮短為一個半小時。當時如果是你,說真心話,當下其實有點想要離開不點餐了。但,礙於同行的朋友都飢腸轆轆,甚至也是慕名而來用餐,只能按捺性子保持沉默。

坐到位置上,碗盤都沒有及時到位,我們索求一杯冰水也遲遲不給,說真的,我都快要坐不住了,有種想離開吃別家的情緒。

猛然想到過去讀過的「框架」效應。當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時,會讓對方的選擇有了大不相同的結局,這便是框架效應。所以,我舉手告知服務員:

哇,先恭喜你們生意真好,絡繹不絕的顧客讓我知道您們好忙碌,但,真不好意思啊!因為我們在外面等好久,所以我們都口乾舌燥,不知可以和您要杯冰開水嗎?因為您們的服務受顧客肯定,所以很冒昧地和你提出額外的需求

我發現服務員的臉色從煩躁轉變為溫和,他略帶羞赧地向我說:抱歉,今天客人太多了,服務不周,請你見諒,我立刻幫您們準備喔!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當我選用正面的論述去對談時,服務員因為被肯定而更願意接受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用負面的論述去指責他:

我是消費者,我的權力最大,你的服務在哪裡,這種店下次我絕對不會再來了,而且我要去填寫負評單了。

請問:這樣的結果真的會比較好嗎?衝突與對立真的是我們希冀的人際關係嗎?

當我們遇到人生困境或是難題時,若是我們把解決問題當目標,就不會陷入負面效應的泥淖,你甚至會因為溝通成功,讓一件壞事變好事,人生不斷在升級的路上前行。

下次,當我們遇到相似的情境,正面效應的經驗會導引我們去這樣思考:我為什麼會坐在這裡呢?是不是因為餐廳擁有一位善於烹調食材的廚師?這家餐館以食材新鮮、價位佛心稱霸?這時候,你的大腦會像GPS一樣,把你從負面的位置調整告正確的思路來。

用餐考慮的面相有很多,我們可能不會固著於某一個指標,你能從更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心情就容易從谷底翻轉,甚至不易受負面的偏誤的控制,讓事情一直往「虧損」的區域思考。

在「後真相時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看到的是真相,而讓我們陷入大腦思路的迷區而不自覺,你以為你看到的是真相,其實是偏見解讀後的假象。更可怕的是,如果你的解讀變成風向球,轉變成「社群化的真相」,那麼,真理就很難越辯越明了。加上網路時代,不經思索的轉分享,可能會讓未加求證過的假消息,變成黑白顛倒的「鄉民正義」,不僅傷害當事人的身心,「認知偏誤」也會造成真相被掩蓋的可怕結局。

因而,課堂沒有教的媒體識讀、思辨課,都應該融入中學生的學科課堂,透過事件的討論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認知偏誤」,小則侷限我們看事情的視角,大則蒙蔽事實的真相,讓我們無法走在真知灼見的人生旅程。

延伸讀本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

《蒼蠅效應: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操控最複雜的人心?》

《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

北科白飯之亂

相關新聞

名師陳怡嘉高中聯考失常 理平頭表決心苦讀三年拚上台大

「我常告訴學生,考試乍看是成績的競試,但實際上是一個人從EQ、態度到學習方法的全面測試,是大人之路的預備,也是人生能力值的累積。」名師陳怡嘉說。

什麼樣的教養智慧 教出一家3「網紅」神老師、賽車手妹妹、電競主播弟弟?

神老師說,雖然家裡物質條件不好,但媽媽的開明和溫暖,給孩子很多的愛和包容,「如果我們能有一絲的成就,都要歸功於媽媽溫柔、堅定,以身作則的良好教育。」

閱讀數學/休閒時間中的性別議題

這個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但如果針對個人可以使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來看,我們可能就得保持中立且懷疑的態度...

閱讀數學/失智症的人口統計與經濟衝擊

你的家人、親戚裡,也有失智症患者嗎?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件很偉大卻也很辛苦的事情,無論在體力上、情緒上、經濟上都是沉重的負擔...

閱讀數學/被說像茶碗蒸先別氣! 論文中記載的美味黄金比例

前陣子茶碗蒸意外成為流行詞。說起「茶碗蒸」這種日本平民美食,一般認為,它是於江戶時代的中後期...

閱讀數學/真實身分是天才哲學家的小學老師

時間來到20世紀初,在劍橋大學任教的羅素是非常有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當時,一位曼徹斯特大學航空工程系的研究生跑來找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