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國際太空站 他一住355天

國際太空站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衛星,也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設置國際太空站的目的,主要是作為太空實驗室、天文台,以及為未來可能的月球與火星登陸計畫提供運輸、維護與中繼站服務,國際太空站也是史上首座人類可以長期居住的太空研究中心。
一個足球場大 分鐘繞地球一圈
一九九八年,國際太空站的第一個組件從地球發射升空,往後幾年後續組件陸續升空,如今大小約莫一個足球場,重量約等同一架載滿乘客的波音七四七飛機。國際太空站約花費一百億美元(約台幣三千廿八億元)打造,在距離地球表面約四百公里的低地球軌道上運行,每九十分鐘就繞行地球一圈。
從二○○○年起,國際太空站就由太空人輪流駐守,每一隊太空人大約待六個月,在微重力的環境中進行科學實驗。目前在太空站上待最久的,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人范德海,一連待了三五五天。
國際太空站目前由十五個國家、五個太空機構聯合運作,包括美國太空總署、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太空總署與歐洲太空總署。
太空站通常由一隊七位太空人駐守,隊伍交接時最多可容納十三人。太空船從地球出發,四小時內便能抵達國際太空站,而國際太空站同時最多可與八艘太空船對接。通常最少會有兩艘太空船接在國際太空站上,以便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撤離所有人員。
人員作息規律 每日實驗8小時
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通常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半就寢。一般而言太空人每天作息首先是八至十小時的科學實驗,接著是兩小時的運動,以避免肌肉與骨骼在微重力空間大量萎縮與流失,然後是三小時的家事、修理機具與休閒活動時間。
當睡覺時間一到,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就會溜進自己的睡袋,直立睡覺。站上的水資源十分稀少,部分是從地球運上去,其他則從空氣與尿液中提取,廢水在淨化後便能用來烹煮食物。國際太空站沒有淋浴間,太空人得用紙巾與氣槍清除身上髒汙,並將所有髒汙聚集在一個容器裡頭裝上太空船,太空船進入地球大氣層時髒汙便會燃燒殆盡。
美國太空總署與歐洲太空總署皆表示目前的太空站將持續營運至二○三○年,但俄國去年七月則提到,它們預計二○二四年退出聯合營運,之後將發射並發展自己的太空站。根據美國太空總署,二○三○年國際太空站可能退役,將墜毀在太平洋無人居住的海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