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百萬枚太空碎片 威脅地球軌道

俄羅斯去年九月以聯合號太空船將三名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後,預定搭載這三人返航的這艘太空船去年十二月意外遭直徑約一毫米的小流星體撞擊,導致冷卻劑外洩。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上月決定,將在本月廿日出動另一艘太空船,將三名太空人載回地球。
太空船遭撞損 冷卻劑外洩難返航
專家表示,這類小流星體撞擊幾乎躲不掉,它們體積太小、速度太快,太空設備遇上它們幾乎無法偵測並反應。但比起小流星體,太空設備的最大威脅恐怕是只增不減的太空垃圾。
「聯合MS-22號」太空船將兩名俄籍、一名美籍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後,去年十二月十四日這艘太空船的發動機散熱器出現冷卻劑外洩現象。美俄太空官員研判認定,該太空船遭直徑約一毫米的小流星體撞擊損壞。俄國太空總署表示,冷卻劑外洩可能導致太空船進入大氣層時溫度過高,所以決定出動另一艘無人太空船「聯合MS-23號」執行接駁任務。
小流星體來襲 幾乎無法偵測追蹤
歐洲太空總署(ESA)高層施密特表示,一般而言,國際太空站發生緊急狀況時,所有人員都能在三小時內返回地球;但現在若發生緊急狀況,並沒有足夠的載具將航站上七位太空人全數載返地球。
不過,美國太空總署國際太空站計畫負責人蒙塔巴諾說,情況沒那麼糟糕,現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飛龍號太空船還停泊在國際太空站,這艘船可載四人,若遇上緊急狀況,貨艙再擠三人撤離應該可行。
施密特說,太空設備遭小流星體撞擊的情況並不罕見。這些小流星體速度高達每秒十至卅公里,比手槍發射出的子彈還要快得多。它們大多從很遠的地方以很快的速度飛來,幾乎無法被偵測與追蹤。
正因如此,太空站的巨型觀測窗沒有使用時,外頭會罩上一層非常厚的防護罩。
無數太空垃圾 太空設備最大威脅
小流星體雖然危險,但太空設備最大的威脅,其實是地球軌道上數不清的太空垃圾,包括淘汰的衛星與其他人造物體。太空垃圾彼此撞擊後,產生的碎片又會再相撞,導致發生失控的連鎖反應,讓地球軌道充滿無數微小的威脅。
聯合國外太空事務廳去年十二月表示,目前在地球軌道上,約有五十萬枚彈珠大小、一百萬枚一毫米大小的碎片。
根據聯合國外太空事務廳,地球至今發射的一萬四千枚衛星,其中百分之卅五已在過去三年進入地球軌道,下個十年間,地球軌道可能得再接收十萬枚人造衛星。
二○二一年,俄國為了測試新飛彈,朝自家衛星試射,結果產生逾一千五百枚碎片,讓當時在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緊急避難。二○○七年,中國大陸射下一枚自家的氣象衛星,也製造超過三千五百枚大型碎片。
近幾十年,意外撞擊事件也增加了。二○○九年,一枚遭俄軍淘汰的人造衛星意外撞上美國通訊衛星「銥衛星」,導致超過兩千三百枚碎片進入地球軌道。
美國國防部嚴密追蹤著地球軌道上超過十公分大小的碎片,若碎片往國際太空站飛去,國際太空站的推進器就會改變航行軌道,讓太空站避開碎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