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裁交保兩樣情!涉貪警林明佐坐輪椅叫小黃 博弈總裁陳政谷直奔豪車離去

國際小學堂/核融合大突破 商轉發電有譜?

美展示環空器 美國加州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去年十二月成功進行首次產出大於使用能量的核融合實驗。(路透)
美展示環空器 美國加州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去年十二月成功進行首次產出大於使用能量的核融合實驗。(路透)

美國科學家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宣布,完成史上首次「製造能量大於使用能量」的核融合實驗,是能源開發研究的重大突破。歐洲議會去年通過認可核能為潔淨能源,在此趨勢下,零溫室氣體且無核災風險的核融合,可望成為未來能源生力軍。

燃料膠囊 目前研究主流

核融合(nuclear fusion)其實在宇宙中每天都在發生,太陽散發的熱能就是核融合反應產生。太陽將氫原子融合成氦原子,原子核融合後產生巨大能量。

美國能源部深入淺出的解釋,核融合就是兩個核子融合,成為一個質量較大的核子,融合前後的質量差就是可釋放的能量。

科學界很早就知道核融合的存在,研究者從一九三○年代就開始嘗試以實驗重現核融合。

此前科學家使用俗稱「托卡馬克」(tokamak)的環磁機來做核融合實驗,在這個巨大的環形真空裝置製造環形電漿電流,與纏繞外部的線圈形成螺旋形磁場,產生核融合反應。

目前的研究主流是以氫的兩個同位素氘與氚為材料,以雷射光束照射數公分大、裝有氘與氚的燃料膠囊,使其破裂後,燃料壓縮並加熱,產生核融合反應,釋放出能量。

相對於核融合的就是核分裂,由質量較大的原子分裂成較輕的原子,過程中也會釋放出能量。核能發電就是使用核分裂技術,目前多以鈾為原料。二戰期間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也是核分裂的一種。

美展示環空器 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防衛計畫副局長亞當斯,在去年十二月的記者會中展示核融合實驗使用的環空器。(歐新社)
美展示環空器 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防衛計畫副局長亞當斯,在去年十二月的記者會中展示核融合實驗使用的環空器。(歐新社)

製造能量 首次有淨所得

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在最近一次的核融合實驗中產出三點一五百萬焦耳的能量,使用的雷射能量為二點零五百萬焦耳。也就是說,這次實驗製造的能量比使用的能量多了近百分之五十,能源上有顯著的「淨所得」。

以往的核融合實驗並不是不成功,但是未能達到「製造大於使用」能量的成果。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在去年八月的實驗中產出一點三五百萬焦耳,是使用雷射能量的七成。

美國能源部下轄「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防衛計畫副局長亞當斯上月指出:「膠囊中的燃料經過壓縮,啟動核融合反應。這些實驗以前做過上百次,但是在上周的實驗中,燃料首次達到高溫夠久、密度夠大且時間夠長的各項條件,核融合製造出比使用的雷射更多的能源。」

托卡馬克線圈 俄國製造的托卡馬克線圈去年十一月在聖彼得堡裝船運往法國,將用於「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法新社)
托卡馬克線圈 俄國製造的托卡馬克線圈去年十一月在聖彼得堡裝船運往法國,將用於「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法新社)

原理簡單 難在控制變項

歷經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好不容易達到核融合實驗的能源淨所得境界,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成就。

核融合的原理並不複雜,但是實驗中要控制的變項很多,包括極度的高溫與壓力,還有雷射光束的照射,都需要仔細計算,製造愈精確愈好的實驗條件。

這次的實驗成功雖是一大突破,但並不表示就能馬上蓋電廠開始核融合發電,後續還需要更多研究,找出可應用於電廠的商業化發電模式,並提高能源效率。

發電材料 可從海水取得

相較於核分裂,核融合製造的輻射廢棄物少很多,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核災風險也極低,可說是非常理想的新能源。而且,核融合的材料來源可自海水取得,產出能量無窮盡。

目前的難關除了提高核融合的產能效率,還有商業化的轉換過程,以及發電成本的降低,這些恐怕還得花數十年才能解決。

核融合實驗過程 資料來源/法新社
核融合實驗過程 資料來源/法新社

核能 美國 高溫

延伸閱讀

美核融合技術突破 研究人員:難度有如登陸月球

重大突破… 美能源部:核融合反應 首獲能量淨增

各國競研核融合 國科會:已規劃投入關鍵技術研究

【Daily Podcast】美國核融合實驗的重大突破/FTX創辦人遭起訴/紐西蘭下世代禁菸法上路

相關新聞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宋怡慧/驚蟄春雷響!一窺古人被貶的暗黑心境 「聞雷」迎生命覺醒時刻

在老祖宗的智慧中,驚蟄的雷聲被視為上天賜予的祥瑞。有句意味深長的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

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作家Choyce:我想為孩子創造、守護年味 無論住在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從小在台南土生土長,長大後當了恆春媳婦,如今陪著一雙兒女赴美求學、落腳加州,Choyce說,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年味。

宋怡慧/小寒已至…冷氣團讓你濕冷難耐? 看古人寒冬中綻放傲骨神采

在二十四節氣的更迭中,小寒猶如一位無聲的離人騷客,為嚴冬譜寫著最動人的篇章。天地間寒意漸次濃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