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代一次投資美國機會 清大代表團訪美10計畫進行中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本月初率團訪美,拜訪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政府機構及柏克萊加大、洛杉磯加大等名校,並召開4場清華說明會。高為元指出,美國政府最近啟動晶片法案、台灣政策法案以及台灣學人法案,地緣政治及全球產業鏈重組也打開學研交流的機會,目前至少有十項計劃正在進行中。
清大代表團12月初起一連10天走訪洛杉磯、舊金山灣區、華盛頓特區及紐約4城市。高為元指出,美國政府首度重金挹注產業,發展半導體不僅成為聯邦政府各機構重要任務,各研究型大學與相關企業也積極爭取資源、布局研究及培育跨領域與跨文化的新人才。
晶片法案除對美國晶片製造產業提供527億美元的補貼,還包括未來10年投注2000億美元於科學研究,特別於AI人工智慧、機器人、量子電腦等科技領域;及授權資助建立20個「區域技術中心」,連結研究型大學與產業共同推動技術創新。
高為元表示,選在此時訪美,是希望在跨政府部門資源整合,及分配尚未定案的第一時間與美方建立互信及雙贏的合作方式,以清華大學為平台,與美國政府機構及研究型大學合作研究並培育人才。
美國總統拜登形容晶片法案為「一世代才有一次的投資美國機會」。高為元對此表示,台灣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領先的製程技術及完整供應鏈,美方則在軟體設計上掌握優勢,美國需要台灣,台灣也可因此得利。
高為元也表示,目前已經和美國政府單位、大學、業界初步約有十個計畫正在進行,先前與清大半導體學院副院長賴志煌拜訪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盼與清華合作培育人才開始,建立重點實驗室交流機制;柏克萊加大提議尋求企業贊助支持,在清大設立串接多方合作的國際平台,更可共同建立半導體研究團隊;洛杉磯加大校長布洛克也提議,兩校可建立更多如半導體等特定領域的交換學生及學程計畫;馬里蘭大學則建議清大成立戰略夥伴平台。
高為元認為,紐約州政府將在奧爾巴尼(Albany)設立半導體園區,並研究設立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將使大紐約地區成為美國未來幾年發展半導體的重要地區,「加強與此地區大學合作,將是清華未來發展全球連結的重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