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消失的十天(下)

前兩篇我們提到了不同時期,閏年制度的演進。十六世季末時教皇一口氣取消了十天,彌平了過往的誤差。不只如此,教皇的眼光遠大,還要減緩未來繼續產生誤差。於是閏年的規定也做了些微調:「100的倍數年如果不是400的倍數就取消閏年」。所以1700、1800、1900這三個年份雖然是4的倍數,但依然沒有閏年,而1600、2000這些年份則維持閏年。看到這裡,如果開始浮現出地科老師的臉,不要懷疑,我們現在用的曆法就是440年前訂下的格里曆。
而新制度下,每400年只會有97個閏年,平均每年剩下365.2425天,離實際的365.2422天更接近了。誤差也變得更小了,需要長達3333年才會累積到1天,比128年就會累積1天的儒略曆精準許多。
§晚了十天的奧運比賽?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格里曆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可惜一旦曆法和宗教有所牽扯,就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跟進了。俄羅斯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直到1918年才改用格里曆,這也導致了一些曆法錯亂的趣事。
像是1908年的倫敦奧運,俄羅斯組成的代表團,興高采烈抵達倫敦時才赫然發現,他們竟然遲到了12天(1582年到1908年又多累積了兩天誤差)!派出的4名參賽選手不只沒參加到開幕典禮,連預賽都錯過了。選手直接變觀眾,出征變出遊。
另外,在儒略曆1917年10月25日,俄羅斯爆發了革命,這是俄羅斯帝制被推翻的關鍵革命之一。俄國國內將此事件稱為「十月革命」,但有趣的是,因為其他國家用的格里曆已經來到11月7日,所以國際上也會說這是「十一月革命」。一個小小的日曆,裡面原來有這麼多說不完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起源於一些計算的數學問題呢。
本篇文章與數感實驗室李瑞祥共同完成。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