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上央視批賴總統兩岸言論... 北一女師區桂芝被約談

國際小學堂/氣候損害損失基金 能救窮國水深火熱?

巴基斯坦今夏遭遇嚴重洪災,二名男子推著衛星天線當成小船,帶一群兒童逃離淹水區。(法新社)
巴基斯坦今夏遭遇嚴重洪災,二名男子推著衛星天線當成小船,帶一群兒童逃離淹水區。(法新社)

一年一度的氣候峰會「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屆締約方大會」(COP27),本月六日至十八日在埃及夏姆錫克舉行。今年峰會的焦點是「損失與損害」的氣候基金問題,開發中國家和窮國要求富有國家必須負起責任,以金錢補償身為氣候變遷受害者的窮國。

「損失與損害」是峰會最熱門詞彙,指已開發國家在過去發展過程中製造的大量碳排放,導致氣候變遷加劇,進而引發極端天氣事件,對排碳量偏低的開發中國家造成傷害,這種情況不符氣候正義。窮國因此要求富國具體承諾,以金援補償窮國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並協助窮國轉型為綠能經濟。

130國要求 設損失與損害基金

巴基斯坦正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巴國製造的溫室氣體不到全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一,在今年六月下旬發生的洪災,卻淹沒三分之一的巴國國土。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世紀洪災,造成逾一千五百人罹難,受影響的災民超過三千三百萬人。

地球暖化、海平面逐年上升,島國面積不斷縮小,居民面臨危機,被迫搬遷。包括這些國家在內,一百卅多個開發中國家今年要求峰會作出具體決議,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富國同意 每年提供千億美元

事實上,富國二○○九年同意,每年提供氣候資金給開發中國家,協助其減碳並因應氣候變遷,目標是二○二○年達成每年一千億美元。但二○二○年實際到位的資金為八百卅三億美元,這項目標已經展延,預料在二○二三年達標。這筆金額中的八成二來自公家途徑,且其中七成是貸款而非贈與,其餘則向民間機構募款。

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G77+China」國家聯盟,去年在格拉斯哥峰會要求富國,在二○三○年之前至少拿出一點三兆美元。聯盟宣稱,這筆錢將由成員平分,用來降低碳排放及應對氣候變遷。

金援補償 美與多國長期阻擋

目前世界各國援助氣候行動的款項,主要分為三個類別:一是「減緩傷害」(mitigation),幫助開發中國家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與依賴,建造太陽能電場等綠能基礎建設,逐步取代燃煤發電廠。

二是「調適」(adaptation),幫助窮國預做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天氣災害,例如造更堅固的防洪設施,遷移居住在高風險地區的人口,開發抗風災的住宅,指導種植更耐旱的農作物等。

第三就是這次峰會的重點「損失與損害」,以實質金錢補償因氣候變遷受苦的國家。

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堪稱本屆氣候峰會最大突破。過去卅多年來,美國和其他富國長期阻擋此一機制,擔心他們會因排放溫室氣體承擔無限制責任。氣候損害基金能在今年取得成果,很大程度歸功於發展中國家集團和遭受氣候災難最大威脅的島國團結一致,施壓力道比過去幾年更大。

富裕國家 擔心要負法律責任

然而,這項基金實際如何運作,仍不明朗。峰會決議只說,明年將由廿四個國家成立委員會,決定如何籌錢、哪些國家應出資,以及資金去處。但基金金額多少還不確定,何時開始運作也沒有具體時程表。

協議只說這項基金將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損失與損害,但條文不含任何賠償或法律責任措辭。白宮氣候特使柯瑞早已表明,氣候損害基金與「氣候賠償」不同。美國等富裕國家拒絕承認這筆基金是「賠償」,因為賠償機制代表富國對窮國氣候災難有法律責任,富國擔心可能引發氣候訴訟等後患,被迫為全球所有的氣候災害負責。

儘管細節不明朗,開發中國家仍認為這項協議是歷史性勝利。巴基斯坦氣候部長瑞曼說,這個基金「為全球因氣候壓力面臨生存威脅的社群提供希望」。

義大利玉米農抓起田裡因缺水而乾涸龜裂的泥土。(歐新社)
義大利玉米農抓起田裡因缺水而乾涸龜裂的泥土。(歐新社)

巴基斯坦 氣候變遷 開發中國家

延伸閱讀

習近平G20晤多國領袖 我外交部:試圖分化西方陣營

影/ COP27允設基金為氣候正義建立里程碑?窮國「春天」仍未到來

COP27有突破有失望…設氣候損害基金 但未強化減碳

本屆氣候峰會5大要點 進展最大也退步最多

相關新聞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宋怡慧/驚蟄春雷響!一窺古人被貶的暗黑心境 「聞雷」迎生命覺醒時刻

在老祖宗的智慧中,驚蟄的雷聲被視為上天賜予的祥瑞。有句意味深長的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

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作家Choyce:我想為孩子創造、守護年味 無論住在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從小在台南土生土長,長大後當了恆春媳婦,如今陪著一雙兒女赴美求學、落腳加州,Choyce說,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年味。

宋怡慧/小寒已至…冷氣團讓你濕冷難耐? 看古人寒冬中綻放傲骨神采

在二十四節氣的更迭中,小寒猶如一位無聲的離人騷客,為嚴冬譜寫著最動人的篇章。天地間寒意漸次濃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