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消失的十天(上)

如果每一天都多給你1.85秒,你會拿來做什麼呢?光是「想要做什麼」應該就花上了不只1.85秒了吧!不過這個多出的瞬間累積了上千年後,最終變得不可忽略。為了讓時間回歸正軌,有整整10天從世界上消失了。
§凱薩大帝的儒略曆
要講這段故事,就必須先從羅馬帝國時期說起。我們現在熟悉的一年12個月,在當時還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他們的一年只有10個月,約是304天,剩下的60餘天就是單純的「冬天」,真的非常隨興。而鼎鼎大名的凱薩大帝(Gaius Iulius Caesar)也對此感到困擾,才決定在西元前45年,以自己的姓氏「儒略(Iulius)」制定了全新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為了讓每年年末的冬天也有月份名,儒略曆新增了1月(January)和2月(February)。沒錯,並不是加上了11月(November)和12月(December)喔!在儒略曆以前的曆法,3月(March)都被視為是一年之初,所以2月作為最後剩下的月份,天數才會特別少(還被挖了一天放到8月,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也是在儒略曆制定後,羅馬執政官上任的1月1日才正式成為每年的第一天。
§儒略曆的閏年制度
除了將一年調整成12個月份共365天,閏年制度也是一項重要的改革。凱薩大帝規定每4年要在最後一個月加上1天,所以每到閏年,被當作年底的2月才會出現29號。這套制度和我們現在的日期計算方式幾乎沒有太大的不同。不過,為什麼要設置閏年?
因為根據天文學家們的觀測和計算,一年理論上的長度是365.2422天(365天5小時48分46秒),比365天還要多一點,所以透過閏年的方式,可以讓曆法更接近地球公轉的狀況。按照四年一閏的規則,平均每年會有365又4分之1天,也就是365.25天(365天6小時),跟理論上的數值更接近了。
(未完待續)
本篇文章與數感實驗室李瑞祥共同完成。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