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聞/「台灣樹王」課文 國小師推動刪除

「賴桑」賴倍元耗費大把家財,在大雪山林道種樹造林的故事,蔚為美談,更被收錄在國小社會科課本中。不過,彰化縣國小自然科教師黃鵬霖向教育部陳情,認為賴桑造林的方式與「復育」天然林不同,為避免混淆觀念,建議將該課文刪除;賴倍元與其子賴建忠對此不表示意見。
康軒、翰林出版社皆收錄此篇教材,康軒表示,賴倍元種樹行為值得敬佩,但配合一○八新課綱,九月起新版本將刪除該課文。翰林表示,賴倍元買地種樹無爭議,將構思增加不同面向討論。審查課本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表示,日後將檢視課本採用相關故事時,盡可能避免爭議。
賴倍元投入種樹卅多年,他在大雪山買下廢棄果園,種植台灣扁柏、牛樟等原生樹種,面積超過一百公頃,林下種植咖啡樹,盼以咖啡營收推動造林,被稱為「台灣樹王」。林務局前年邀他擔任種樹大使,蔡英文總統也到賴桑森林種下牛樟樹苗。
賴桑種樹的故事被收錄在康軒版四下課本「為台灣找回森林」,屬於延伸教材,把原本荒廢的果園、香蕉林,變成生態豐富的森林;翰林版安排在六上教師版,聚焦在賴倍元對種樹的堅持,讓山林恢復原來面貌,稱讚賴是「台灣樹王」。
黃鵬霖是彰化縣芳苑國小自然老師。他在賴桑故事廣傳後,曾去賴倍元臉書留言,希望釐清賴桑種樹屬於經濟造林,而非復育天然林,但是未獲回應。黃鵬霖與教師、生態界友人串連,透過立委張廖萬堅向教育部陳情,推動刪除該篇課文。
黃鵬霖說,肯定賴桑愛護環境的出發點,但種樹的作法與復育天然林不同,卻選入國小社會課本,會混淆復育森林與經濟造林的觀念;賴桑造林偏向經濟樹種,林地雜木被清除得很乾淨,不是在復育天然林;經濟造林有必要,但不能無限擴張。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智豪說,賴桑種樹的行為是好的,但選入國小課本確有爭議,因為課文強調自然森林復育,也就是生態造林。
教育部國教院表示,經審定委員會再次檢視,該課文介紹賴倍元時,未提及復育自然森林、經濟或生態造林的定義以及差異,會檢視日後的課本是否仍採用相關案例,會盡可能避免爭議。
延伸閱讀:樹種單一、缺乏規畫...林試所:民間造林可借鑑日本經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