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書香日/4月23日送給自己一本書 推薦日日書單

閱讀無遠弗屆。圖/Unsplash
閱讀無遠弗屆。圖/Unsplash

曾經,孤獨是我的底色,因為閱讀,讓自己漸漸不孤「讀」。以孤獨為起點的讀享時光,學習從討厭自己到悅納自己,相信有人提燈的善意,感受天地飽滿的愛,明白了:給予者從來不需要他人反饋什麼,只要是壯大的愛,就能在施與受之間盈滿,體會到:分享的片刻,會在心底開出一朵喜悅的花。

這些年之所以可以無畏地做自己,是因為心裡住著一個「佛洛姆」。多年後,再次遇見《愛的藝術》,漸漸重新認識愛的真諦,也真誠地學會愛的真實付出。

上週接種莫德納第三劑,左手的痛楚綿延似的疼入心扉,徹夜因而輾轉難眠⋯⋯從書架拿起一本書,在苦痛裡品啜一點喜樂的甜,你懂得:心若安好,處處纖塵不染,日日都是好日。

沉浸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文字的溫柔裡,戴著美的濾鏡,時光雖如常推進,遇見難不見的美善細節,就能靜聽閒適浪漫的跫音。

被工作驅趕,被工作征服,因身體的疼痛,被迫停止下來⋯⋯時光停格了,微微的痛也摻雜生活的蜜。文字果真有療癒的魔力,一如下過雨的大地,乾淨如洗的風景,讓你重新檢視所處的環境,有了與之對話的可能。

世界書香日之前,應邀為姐妹校波德申中華中學,以「思辨」為題,將獨中華文課本中的古人邀入「慧課室」,和我進行一堂「思辨與談」課,能找到課程的軸線,是《上一堂思辨國文課》書裡給予我的養分,吳媛媛站在一個語文教育的宏觀處,以專業嚴謹的角度,帶我去思考語文教育的意義、如何教語文,語文最後想留在孩子生命的是什麼?

也讓我反思:語文課應該要如何讓思考可見?古人到底能教我們什麼?關於愛情、親情、友情,關於人生職涯選擇、人際關係,甚至是情感的問題⋯⋯希望孩子離開課室之後,在孩子心中栽下的文學的種籽,能慢慢地成林成蔭。

猶記兒時,對於喜歡的事都蠻執著的。媽媽曾說過:「當時我執著於要挑戰級數檢定,天天練琴,練到手痛也腫了,眼淚卻撐著,從不流下來!果真是個倔強的ㄚ頭。」這段兒時練琴的際遇,是內在的覺察:明知不可能,卻像薛西弗斯一樣,每天把巨石推上山頂,看著巨石又滾下山頭,明日依然重複著被認為「徒勞無功」的事。

後來,我才明白:在我的字典裡沒有「徒勞無功」這個成語。每一個累積,每一個歷程其實都很珍貴。如果不用結果的成敗來判斷,每件事情只要認真抉擇過才去執行過,荒謬英雄薛西弗斯做著別人認為痛苦,甚至是詛咒般的懲罰,

但他虔誠地相信所做之事是有意義的,即便經歷痛苦又一無所獲,他的心卻是自由而快樂的。

或許,我的解讀也不過是——投射自己內心某種執著的叛逆而已。欣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利他者,以悲愴的氣魄,迎擊苦難帶來的種種。

常常在疲累的時候,想起青少年閱讀過的薛西弗斯。他對別人要他放棄的聲音充耳不聞,每日只是誠懇地想把石頭推上山,我總是想,推上去是信念,走下來繼續推石頭是希望。

一如《焚書》作者理查.歐文登說的:知識的失去是文明漸漸走向衰亡的警訊,追尋與保存知識是延續人類發展的終極任務,這本書好像是館長寫給我們的溫柔召喚,圖書館究竟在知識的保存、典藏上該扮演的角色為何?遭受戰爭攻擊與在烈焰毀書的知識受難史,讀完之後興起諸多的感觸,最有感的是,看似靜默的圖書館員,為了護書而甘願犧牲的情事,守護知識的真實存在應是每個人的責任。

疫情的嚴峻,身邊的朋友都多少有些焦躁感。身體的改變,可以從鏡子容易地察覺。心靈的改變,我們卻不容易覺知。

《走出困難的冥想習慣》,或許無法改變現實的問題,但是讓心靈力量強大些,可從讓心靈變得輕盈開始,從冥想到營造美好的心情,從整理心情開始吧!透過運動、飲食,身體趨向健康。日積月累的壓力、煩惱,其負荷過大時,就會讓心靈發出警訊:失眠、焦慮、生氣⋯⋯這時候,可能要用「快樂」來為心靈減重。

每天練習列快樂清單,靠閱讀、冥想,聽音樂、看影集⋯⋯偶爾整理家務從空間的灑掃到清除內在恐懼不安,都可當成為心靈減重的形式之一。

偶爾心情蒙上陰霾,會選擇無目的地來個散策。選一個起點,緩步地漫遊著,會遇見對你微笑的店家, 會邂逅一個美麗窗景,甚至,你會被一個廣告標題吸引,停下腳步喝杯咖啡、逛個店景。

換個地景思考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人生常常也處於散步的情態,飄雨艷陽,你真不知道該走還是該停在哪兒?龍應台首部圖文創作《走路》,有18幅親手電腦繪圖、40則自然思索,期待我們可以:走一條沒走過的路,做一件沒做過的事。每天走路,全神貫注,心無罣礙地走著。

靜看靜聽,反而能靜心。我記起有次在京都的花見小路,在陌生的街景,聽見熟悉的對話,我慢慢懂得:陪自己散步,迷途原為見花開,人生不過也是如此!

我曾有過疲倦襲來,不知何時睡去的經驗⋯⋯一早起來,天已露出曙光。沈沈地睡去的心情,或許是無形壓力的釋放,心情坦然,身體就發出「休息」的訊息。

神清氣爽地迎接清晨的光陽,仿若破繭重生,就像手上這本《今天雖然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剛開始看到書名竟會疑惑作者想表達的奧義,當你開啟頁扉慢慢與它對話,文字似乎陪伴你經歷從有傷到無傷的「自療」過程。當我們學會和傷痛共處,流血的傷口會慢慢結痂,傷疤的痕跡也會慢慢褪去⋯⋯當我們面對無常逆襲,越來越淡然處之,就能擁有更好的抗壓性去面對。

有時候,你會喜歡讀起來沒有負累,瀰漫暖和、熱騰氛圍的圖文書。《夜市少年》,文字是由詩人凌性傑創作,捷克畫家湯姆士.瑞杰可繪圖,這是一本充滿詩意哲思的繪本。從夜市美食品嚐百味人生,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什麼?凌性傑寫著:唯有當燈火都關起來,黑暗把整個世界吞下去時,這個交換的場所才有得休息。

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和母親牽手逛夜市的記憶。慷慨的母親都會存點零錢,讓我外帶一串糖葫蘆、一團棉花糖回家品嘗,讓我們清苦的生活篩下一點甜萃。無法出國的此刻,看著捷克畫家的繪本,想著台灣夜市,同步翱翔在布拉格的舊城區,或許,在疫情時期文字真能帶著我們超越時空藩籬,讓心情朗情起來。

生活在於品趣,不役於物。你不用穿上名牌證明自己的價值,因為你就是耀眼的名牌。王溢嘉老師《每天都要有快樂的時候》是這樣循循善誘地啟迪我們的心靈。有時候,生氣了,不是自己被誰攻擊了。

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空⋯⋯越來越能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卻也遺憾過去自己沒做好的地方。真味是淡,至人是凡。雖然自己的工作忙碌,心境總是淡然,雖然行旅繽紛多彩之地,最終仍愛著平凡安靜的歲月⋯⋯ 讀書不求功成名就,日積月累的書札,也是自己生命對話的愜意的時刻。

世間紛亂、內心淒惶時,閱讀是最好調整身心的方式。揚起笑靨,施與受都是自然而然的人際。文字沉澱心情,尋回與自己對話的可能,邀請大家每天為自己尋找一個閱讀的十五分鐘,沒有負擔地閱讀,紀錄某些感動的句子和生活的體會,一起慶祝世界書香日423的到來。

在閱讀的世界裡,我們都在尋尋覓覓,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你會玉見命定之書,悄然而至,給你愛與關懷,讓愛從閱讀體會出來,不用向任何人索取⋯⋯

人間四月天,請與閱讀同在,浪漫地往一本癡心作者的書籍走近吧!

世界書香日同步加映日日書單

追憶似水年華

一人食光

翻閱城事: 你不知道的中城小歷史

山與林的深處

接著, 只要再貼上一枚郵票

背叛者

門外漢的京都

巴黎, 不散的饗宴: 海明威的巴黎歲月

行走的人: 獲致幸福的恬靜藝術

人生很難, 你不必再為難自己: 15個深刻而感動的單親故事

鹿人.手札

山之生: 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聶魯達雙情詩套書

蜂蜜花火

微小記號

當我們重返書桌: 當代多元散文讀本

偽魚販指南

永遠的院子

玉使

自轉公轉

徬徨之刃

圖書館 孤獨 疫情 詩人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