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史緊急再版 作者:天真過度依賴某個國家不可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民書局2006年出版的「烏克蘭史」銷售一空、緊急再版。作者王承宗在新版的序中表示,從國際社會視角看,烏克蘭作為新興的獨立國家,往往會出現身不由己、動輒得咎的處境。國際關係並非公平、平等的,「天真的過度依賴某個國家或組織,對本國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小心謹慎和相互依賴的原則是必須的。他認為,任何國家領導人與政治菁英、人民群眾都需要記取歷史教訓,學習歷史經驗。
王承宗中國文化學院東語系俄文組畢業,政大東亞所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專責前蘇聯地區「區域研究」工作。1991年夏,前往莫斯科「遊學」,遊蹤遍歷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中亞等地。他於2006應三民書局之邀,完成「烏克蘭史:西方的梁山泊」。
王承宗認為,烏克蘭猶如西方的梁山好漢,崇尚自由、在列強之間占山為王。烏克蘭民族在近代成為獨立國家之前,前後受到周邊強國如金帳汗國、波蘭、立陶宛、奧匈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的統治。這段期間,為了主權與自由,烏克蘭民族出現「哥薩克人」,哥薩克政權的發展與建立,成為烏克蘭民族崇尚自由的象徵與驕傲的精神。
他指出,自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 俄烏關係變化多端,而且愈演愈烈。從地緣關係的視角來看,俄羅斯需要烏克蘭當作其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地區,俄國不願直接面對北約勢力逼臨邊界。但是,基輔親西方的政治精英卻一直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也堅信能夠得到西方大國的支持與援助,其目的在利用北約當作烏克蘭的「護身符」,緩解來自莫斯科的壓力。
他認為,從烏克蘭的視角看,基輔政治菁英們親西方立場所獲得回報應該是失望的。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境內留存的蘇聯核武器,數量穩占世界第三位;烏克蘭自願廢除核武,從而取得美國默契式的保證:美國保障烏克蘭的安全,免於外來侵略。但現今俄羅斯公然侵略,要求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而西方的態度卻僅於物資的援助,美國和北約的軍隊止步於東歐。
而從西方視角看,蘇聯解體後,削弱俄羅斯實力或分化俄國,一直是西方的主要方向。不可否認的,俄國如果陷入烏克蘭泥沼,就會像當年蘇聯陷入阿富汗戰場十年,拖垮蘇聯經濟。王承宗認為,克里姆林宮不會不了解自身的處境,是灰頭土臉的立刻撤軍回家、或者繼續蠻幹下去,都有待事實證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