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英文】酸鹼性、pH 值、胃食道逆流 英文怎麼說?

希小編前幾天在便利商店買了一顆酸酸的橘子,突然回想起國中理化課學到的酸鹼值(pH 值),我們都可以用中文輕鬆表達某物是酸性、鹼性,或是說某物的 pH 值是多少,但英文又如何表達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學學這些實用的英文吧!
酸鹼怎麼說?
想到酸,許多人會用 sour「酸的」來形容味道,但在化學上會用形容詞 acid 或 acidic 表達「酸的、酸性的」。那 acid 也可以直接當名詞,常常搭配其他名詞表示某種酸,如 stomach acid 胃酸、fatty acid 脂肪酸、amino acid 尿酸等。舉個例子:
Many woodland plants prefer acid soils.(許多林地植物偏好酸性泥土。)
Citrus juices themselves are very acidic, which is why some unethical manufacturers ad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sugar into them to make them taste better.(柑橘類果汁非常酸,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不道德的製造商在裡面加了一大堆糖,讓果汁喝起來好喝一點。)
比起酸,鹼的英文應該更少人會了吧?我們可以用 alkaline 表示「鹼性的」,而名詞 alkali 則表示「鹼」,來看些例子:
Generally, seawater is slightly alkaline.(海水通常是微鹼性的。)
Alkalis are normally water-soluble. Isn't it fascinating?(鹼一般是水溶性的。很有趣吧?)
另外,鹼性的也可以用 basic 表達,而 base 則是名詞「鹼基」,在口語上 base 和 alkali 常常會替換使用,但在專業的化學上,alkali 是指水溶性的 base。
pH 值怎麼說?
我們國中學到的 pH 值的英文就是 pH,如果要表示 pH 值多少時,我們就可以說「a pH of + 數字(0-14)」,例如:
Black coffee has a pH of five, so it is acidic.(黑咖啡的 pH 值是 5,所以是酸性的。)
Lemon juice is an acid with a pH of 2, while baking soda is an alkali with a pH of about 9.5.(檸檬汁是 pH 值 2 的酸,小蘇打則是 pH 值大約 9.5 的鹼。)
那標示 pH 值的量表就稱為 pH scale,簡單幫大家複習一下,pH 值 7 是中性,小於 7 就是酸性,大於 7 就是鹼性喔!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圖片來源:Vecteezy
酸鹼中和
說到酸和鹼,就不得不提一下聽起來很厲害的「酸鹼中和」,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印象吧?那個字的英文就是 neutralization reaction,而 neutralize 則是動詞「中和」的意思,舉個例子:
During a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an acid and a base react to form water and a salt.(酸鹼中和時,酸和鹼會反應產生水和鹽。)
We can neutralize acidity in the soil by spreading some lime on it.(我們可以灑些萊姆汁來中和土裡的酸度。)
胃食道逆流
提到酸,不少上班族應該很熟悉胃酸(stomach acid / gastric acid)過多造成的胃食道逆流、火燒心,英文可以用 heartburn 或 acid reflux 來表示,舉個例子:
As a gastroenterologist, I don’t recommend people go to all-you-can-eat restaurants like Eatogether or Shin Yeh. They tend to overeat in such places, causing acid reflux.(身為一位消化科醫師,我不推薦人們到像是饗食天堂或欣葉之類的吃到飽餐廳。他們常常在那些地方吃太多,導致胃食道逆流。)
I had too much fried chicken and beer last weekend and thus got acute heartburn. What should I do?(我上週末吃了太多炸雞、喝了太多啤酒,結果嚴重火燒心。我該怎麼辦呢?)
看完後,大家有沒有回想起遙遠的國中理化課呢?學英文時,也不妨學學各種領域的英文,不僅能精進自己的英文,閱讀相關文章時也能幫助理解喔!
延伸閱讀
1.「記憶如何形成,又如何消失?」- How Memories Form and How We Lose Them/a>
2.「甜點真的是另一個胃!來認識『特定感覺飽足感』」- Why You Always Seem to Have Room for Dessert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