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藍色的?林薇入校破除謠言 台大醫學院也來取經

林薇是去年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輕名字。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錄影回嗆世界衛生組長秘書長譚德塞對台灣的汙衊而爆紅,今年獲頒英國獎勵改善社會問題者、有英版諾貝爾獎之稱的「黛安娜人道主義獎」,是國內第一人。她是國內新創團隊「小紅帽」創辦人,致力讓學生認識「月經」這件女生都會遇到、卻少有人透徹介紹的事,就連台大醫學院都找她為護理系學生講課。
「有男生以為月經是藍色的。」至今走遍七縣市校園的林薇,發現當代學生對月經的認識甚少。就連熟知女性產道結構的護理專科生,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月事期間的不適。不只學校教育著墨少,許多當代爸媽害怕惹來一屋子的尷尬氛圍,避與孩子談月經。
林薇回顧,她國小初經來潮時,也被內褲上的紅色液體嚇到,「我媽從沒和我說這是什麼。」初經開啟林薇對月經的好奇,且是一連串病痛的開端,她說自己月經從沒順過,高三時曾因開刀去除卵巢腫瘤休學一年,是婦科疾病綜合體。
林薇休學後轉往英國攻讀傳染病學,一方面深耕醫學,另方面觀察蘇格蘭立法落實生理用品免稅的改革之路,讓「月經」成了她致力倡議的主題。
她提到,蘇格蘭為讓女生不再因買衛生用品陷入貧窮,創全球之先立法免稅,「月經貧窮」一詞在歐洲廣為人知,但台灣人至今仍不熟悉。台灣其實也有年輕女生陷入月經貧窮,為省錢一天只用一、兩片衛生棉。比起上街頭宣導、成立媒體,林薇認為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管道,「先讓學生認識月經,才有機會推動後續的倡議」。
領悟教育的重要性後,林薇表示,小紅帽團隊原本苦思如何推廣月經貧窮,去年起積極與校園接洽,進而接獲不少邀約,透過一堂又一堂的課程介紹月經。
對小學生,小紅帽團隊強調月經和流汗、流鼻涕一樣,是稀鬆平常的生理現象。對中學生,他們帶入更深的議題,讓學生了解月經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並從中反思「為何會這樣?」小紅帽們也鼓勵爸媽向孩子談月經,「這沒有完美的開口時機,更重要的是勇敢『開始』對話,」林薇分享。
林薇的英國求學之路還沒結束,去年因疫情放了無限期的暑假,讓她有機會全心全意投入小紅帽團隊。疫情無奈打亂很多留學生的計畫,1998年次、身高不到160公分的她反而開心表示「今年要藉這個機會繼續跑校園」。讓每個台灣學生搞懂月經的真實樣貌,是她的心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