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安理會表決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美國1票否決 決議案失敗

肯亞軍方直升機墜毀!含國防軍總長10人罹難 總統悲痛證實

為拆415限電炸彈 台電每度12元天價買電…總座坦承天花板價

公民時事題/受疫情催化 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發酵

一、 時事掃描:

2021根據IDC最新報告中統計2020年臺灣PC(包含桌上型/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全年出貨量為244萬台,出貨較2019年成長4%,維持第二年正成長。其中因疫情帶動遠距教學與在家工作的個人運算裝置採購需求,商用筆記型電腦達15.4%,家用筆記型電腦同樣也顯示4.9%的年成長。【2021/3/15聯合報】

二、 命題趨勢: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人們展開居家工作與遠距學習,雲端生活開始加速發展。此新聞可以從供需市場、替代品關係、數位生活、全球化等議題進行討論。建議延伸閱讀「疫情改變正人類生活 惠普執行長:從未賣過那麼多電腦」一文。

三、 牛刀小試:

在covid-19疫情下,遠距辦公模式逐漸興起,居家工作者開始使用自己的電腦工作並透過網路連線進行視訊會議;因此電腦市場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方便移動與攜帶的筆記型電腦,正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業界指出2020年的筆記型電腦出貨佔總體電腦市場的48.8%,且持續創新高,預計在2021年將超過50%,並與桌上型電腦呈現黃金交叉。根據題意推論,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2021年的筆記型電腦市場的均衡數量將增加,均衡價格則會下降

(B)對消費者而言,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屬於消費上的替代品關係

(C)受到消費者的偏好影響,筆記型電腦市場將產生需求量增加的變化

(D)因應疫情變化,消費者選擇筆記型電腦,代表筆記型電腦的效益減少

答案:(B)

解析:(A)筆電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同步右移,均衡數量將增加,均衡價格增減不一定(C)筆電市場的需求增加(D)效益應該是增加。

四、 歷年考古題:

某國政府之執政黨為國會多數黨,因政績不佳,民調持續低迷,引發要求首相下台的呼聲,該國已有多位執政黨籍的國會議員連署支持更換黨魁,要求舉行黨魁選舉。消息一出,引發國內股票市場震盪,多檔高價股的成交價格與數量均創下一個月新低的紀錄。若從供需關係的變化來解釋該國股市所發生的現象,下列選項何者為最正確?(107學測)

(A)需求大幅左移,供給不變或小幅右移

(B)供給大幅左移,需求不變或小幅左移

(C)需求大幅右移,供給不變或小幅右移

(D)供給大幅右移,需求不變或小幅右移

答案:(A)

在家工作 疫情

延伸閱讀

電腦網路分享給手機!透過Windows 10分享無線網路 臨時上網需求快又穩

上看千億 南亞科新建DRAM廠啟動

尺度的意義?重新丈量世界:到底十億位元有多重?

宏致取得 Genesis 100%股權 正式成為宏致子公司

相關新聞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孩子離家出走、不想上學可以嗎?大學老師爸爸許恆嘉:「放手不放養」取決於這些關鍵條件

很多父母都知道,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爸媽要逐漸放手。令父母疑惑的是,何時要放手?如何放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