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兩岸衛星圖像情報大戰 我三處攻陸飛彈基地疑曝光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很耐用!他大推好市多這款浴巾「CP值超高」 過來人看法兩極

該反對孩子選比較辛苦的路? 矽谷教母:別為爭贏一次傷害與孩子一輩子感情

孩子會聽你的話,他們想得到你的肯定與關愛,但他們若想過得快樂,就必須傾聽自己的心聲。示意圖/ingimage
孩子會聽你的話,他們想得到你的肯定與關愛,但他們若想過得快樂,就必須傾聽自己的心聲。示意圖/ingimage

萬一孩子選了你認為比較辛苦的路?

十六歲的葛瑞格是平面設計天才。我在一九九○年代第一次看到他的畫,那時候他是我新聞學班上的學生,我很早就知道他很有才華。他畫得出最美的風景和複雜的建築設計圖,也喜歡替校園報設計版面。當時平面設計仍是紙上作業,但我有預感電腦繪圖會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建議葛瑞格用電腦繪圖。為他的藝術加入一些科技,有何不可? 他很喜歡這個點子,也開始嘗試。

葛瑞格的爸爸是醫生,媽媽是醫學研究員。他們最不希望孩子從事的就是創意類型的工作,更不用說平面設計了。他應該要當醫生、律師,或者最好當個科學家。他的父母要求他把課表排滿大學先修科學課程,因此他大多數時間都在讀書,才能爭取細碎時間練習他熱愛的藝術。葛瑞格的成績很好,因為他很聰明,但他過得很痛苦。大家都看得出來。等到他升上高三,已經變得非常抑鬱消沉。

秋季學期大約過了一半,某一天葛瑞格的媽媽打電話找我,想討論兒子的成績。我邀請他的父母放學後來聊一聊。我很擔心葛瑞格的情況,希望能幫他。他的父母告訴我,科學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我也很尊敬他們的成就,我能明白他們為什麼希望兒子追隨父母的路。重點來了:父母對孩子人生的期盼確實重要,畢竟父母為孩子犧牲了很多。我為了照顧女兒,放棄了十年的職涯,史丹也日夜工作來養活我們(但也是因為他對物理很痴迷)。我們的看法和想法固然重要,但有時候孩子有不同的夢想,需要走上不同的道路。

葛瑞格的父母和我腦力激盪想了許多策略,希望用新聞學來激發他的科學熱忱。「如果說,讓他寫一些關於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報導呢?」他媽媽提議說。他們很堅持要讓他對科學「產生興趣」。「我會看看有什麼辦法。」我告訴他們,但我知道葛瑞格早有其他方面的興趣,只是他的父母不願意承認。

我確實也建議葛瑞格可以寫一些科學專題報導,他寫是寫了,但沒表現出多大熱忱,倒是他不停畫畫……整天都在畫。他有好幾本畫得滿滿的筆記本。畫畫是他與生俱來的本能,存在於他的基因裡。我想到我爸爸,想到他是多出色的藝術家,但也想到我們家的貧窮。葛瑞格如果選擇走創意的路,父母會擔心他往後的人生也不是沒有道理。但他們的孩子很明顯不想當科學家。

我在三十六年的教書生涯中,不知看過多少案例。父母設下框框,代替孩子訂立目標,卻只參考自己的興趣和經驗。父母會這樣做,是因為一心盼望孩子成功。其實出自善意,我很能理解。父母也常常容易把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投射在孩子身上,如果是他們比較不熟悉的職業和生涯選擇更是如此。最好打安全牌,也好過開闢一條新路。我看過不少小學生家長安排孩子參加父母希望的課後活動,而不是孩子想參加的活動。但孩子希望的可能只是放學回家,跟朋友一起去外面玩。換言之,就是單純當個小孩。然後孩子上高中,父母又怨嘆孩子「冷淡疏遠」。孩子會疏遠,就是因為不想成天有人指揮他該怎麼做。他們想追隨自己的興趣,活出自己的人生,卻只感覺不受尊重也不被理解。

這些道理也無法說服葛雷格的父母。他媽媽開始每週固定打給我「確認近況」。她三番兩次說:「你看看有沒有辦法讓他改變心意。」後來,他的父母認定兒子需要一位諮商師。葛瑞格接受了心理諮商,但什麼也沒改變。他不斷用自己很客氣的方式抗命。他會乖乖把科學課程的作業交齊,但同時也把心力奉獻給平面設計。他不想和父母爭吵,但也拒絕照他們的話做。他變成全心全意執著於不要當科學家。

我的理念向來是盡力支持學生,也盡力滿足家長的需求,真是棘手。我跟葛瑞格說:「我知道我們得應付你的爸媽。你放心,我會幫你。」我告訴他,他在我班上唯一要煩惱的事,就只有成為他想成為的人。當老師這麼多年,我發現在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時,會發怒的通常都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我的課成為他來上學最喜歡的事,足以抵銷那些先修科學課程的煩悶。他會花好幾個小時為報紙設計圖樣,還為我們的班服設計了特別的圖案。他也協助重新設計頁面,讓校園報看起來更專業。他也不時翻閱雜誌尋找新的靈感。我訂閱了二十幾種雜誌,全都會出現在我的教室裡,到現在都是。

二十多年後,葛瑞格現在是知名平面藝術家及網頁設計師,在洛杉磯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他大學時為了滿足父母的要求修了幾門物理課,但終究追隨了他的夢想。

別為了爭贏這一次,傷害與孩子一輩子的感情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圖/天下雜誌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圖/天下雜誌

另一個學生麗莎,就沒這麼幸運。她是個漂亮的女孩,外向、善於社交,是學生社團的社長,在我的新聞學班上也是天生的領導者。她的夢想是當老師,但爸媽希望她從事更有地位的職業:醫生。她是乖女兒,希望討好爸媽,所以也聽了他們的話。她在常春藤盟校讀完醫學預科,接著考上名列前茅的醫學院。她的成績很好,順利畢業後結婚。大家都指望她會開業當小兒科醫生,因為她很喜歡孩子,但她決定「延緩」執業。一延就是二十年。她始終不曾行醫。她無論如何都不想當醫生,所以毅然放棄。

麗莎現在五十多歲。她當年占去醫學院寶貴的名額,耗費多年心力研究她從來不想研究的東西,只為了討好父母。她想當的其實是全職母親,這也是她現在的身分。她現在很快樂,終於快樂了。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告訴你:孩子會聽你的話,他們想得到你的肯定與關愛,但他們若想過得快樂,就必須傾聽自己的心聲。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出版《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作者/艾絲特‧沃西基,譯者/韓絜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天下雜誌 新聞學 夢想

相關新聞

什麼樣的教養智慧 教出一家3「網紅」神老師、賽車手妹妹、電競主播弟弟?

神老師說,雖然家裡物質條件不好,但媽媽的開明和溫暖,給孩子很多的愛和包容,「如果我們能有一絲的成就,都要歸功於媽媽溫柔、堅定,以身作則的良好教育。」

趁暑假投資自己!從重要性、急迫性歸納4大閱讀清單 念書工作都實用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困擾?明明很想進行閱讀計畫,看到專家列出琳琅滿目的書單之後,依然猶如大海撈針似的,不知該如何下手。然後,又把閱讀的念頭擱著,擱著擱著,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我們的閱讀行動還是無法劍及履及

烏克蘭史緊急再版 作者:天真過度依賴某個國家不可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民書局2006年出版的「烏克蘭史」銷售一空、緊急再版。作者王承宗在新版的序中表示,從國際社會視角看,...

疫情助攻、電子書借閱成長2倍 年度讀者最愛這2本書

疫情讓「電子書」成為新的閱讀風潮,國家圖書館今天公布數據,去年全國電子書借閱冊數高達806萬冊,較前年大幅成長122.0...

華語文檢測考題太難? 網友崩潰:難道我不是台灣人

許多人會去考英語檢測來增加工作能力,但如果華語文能力檢測題目看不懂,可能會讓許多台灣人疑惑自己的中文是否「退步了」,日前一名網友表示,他讀完題目後,「懷疑自己不是台灣人,因為完全看不懂題目要表達什麼」。

疫後宅經濟正夯 金融系教授教投資理財

疫後宅經濟發酵,高雄私立正修科技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李顯儀說,想賺錢,除了靠工作所得、繼承遺產及接受贈與,疫情之後創造財富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