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好讀周報/落葉時間提早 暖化副作用可能影響其他物種
文/陳韻涵
新聞故事:《科學》期刊一篇研究觀察1948年至2015年間,中歐地區近4000處的6種溫帶樹木的秋季落葉數據,結果顯示,地球暖化使樹木的落葉時間提早,二氧化碳吸收量未達預期,後續可能對昆蟲或其他物種產生連鎖效應。
研究通訊作者、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態學家佐納說:「過去的多項模型推測,從預測當時到下個世紀,氣溫會愈來愈暖和,秋天可能更晚到來,進而延長樹木整體的生長時間,秋天(落葉)會延後2至3周。」
然而,佐納和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顛覆了之前的假設。佐納說:「我們預估時至21世紀末,樹葉掉落的時間可能會提前3至6天。」新舊模型的推測差異在於秋天開始的時間。
專家透過田野調查、實驗室測試及模型研究,分析1948至2015年間,中歐地區近4000觀察點的秋季落葉數據,研究對象包含6種溫帶落葉樹木,分別是歐洲七葉樹、白樺樹、歐洲山毛櫸、歐洲落葉松、英國橡樹以及山梨。
研究人員表示,全球暖化導致生長時期拉長,歐洲的樹木比100年前提早兩周冒出春天的葉子,二氧化碳、溫度或光照因素提高,則使植物在春季與夏季的生產力增加,驅使樹木提早落葉。
過去的研究已經假設,秋天的溫度和晝夜長短為影響樹葉掉落的主要環境因素,而現在研究人員發現第三個因素:樹木「自我約束」(self-constraining)的生產力。
佐納說:「我們觀察到第三種關鍵性的機制正在運作,樹木約束自身的生產力。如果樹葉在春夏兩季透過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用了更多的生產力,葉子會提早掉落。」這就好比人類提前用餐的話,也會提早吃飽,接下來就吃不下食物了。
樹木有生產力限制。佐納解釋道:「我們不能一昧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期望樹木會吸收更多二氧化碳,樹木的生產力畢竟有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