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館發表 首本寫給台灣少年讀者的轉型正義專書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日在國史館舉辦「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新書發表會。這是第一本以臺灣本土視角、並以青少年為讀者撰寫的轉型正義專書,亦是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中心成立以來的首本出版專書。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指出,希望此書能作為開啟年輕朋友們對話與理解的素材,更邀請在座所有青年與教師,共同參與人權館正在啟動的校園白色恐怖課程計畫。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認為,本書是為青少年、亦是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前輩們所寫;不僅是將過去三、四年間演講內容濃縮成書,更透過系統性編寫「想像你是受難者」、「戒嚴下的日常」等章節,將漢娜·鄂蘭「平庸的邪惡」等概念融入其中。
白色恐怖受難者黃秋爽回想起當年全家被抓的歷程、現場哽咽落淚。89歲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回憶,19歲遭逮捕,父母前來送行自己卻不知道。蔡焜霖表示,受難者們在獄中至少還有一同面對的夥伴,家屬卻要獨自面對社會的眼光。
歌手羅思容於開場演出白色恐怖為創作背景的歌曲「芭蕉」。她表示,父親羅浪通過文字留下那個時代風雨搖曳下的堅定與勇敢,希望今日也能乘著歌聲,讓土地、生命都獲得正義。
人權館表示,12月31日前至本館服務中心購買新書「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憑電影「返校」實體票根立即享有6折優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