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伊朗與沙國 中東版冷戰
沙烏地阿拉伯兩處重要產油設施九月十四日遭無人機攻擊起火,導致沙國原油日產量減半,葉門叛軍胡塞組織宣稱發動攻擊,但美國指控伊朗是幕後主使者,伊朗否認。沙國實際掌權者、王儲穆罕默德在九月廿九日播出的訪問中說,如果沙國與伊朗開戰,油價會飆升到無法想像的高價,重創全球經濟。
為什麼沙國與伊朗一直處不好?BBC從幾個方面解釋。
沙國與伊朗為何不合?
沙國與伊朗都是中東強國,爭奪區域霸主的地位,由於所屬的宗教派別不同,競爭更加激烈:伊朗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沙國則是遜尼派大國。
沙國是君主制國家,也是伊斯蘭教起源地,所以自認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但這個地位在一九七九年受到挑戰,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創造出新的政體「政教合一」,而且想把這種政體複製到其他國家。
二○○三年,美國主導多國聯軍進犯伊拉克,推翻遜尼派總統海珊。海珊一直與伊朗對立,他失勢意味能與伊朗抗衡的重要軍事力量消失,之後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二○一一年,阿拉伯多國發生革命,伊朗與沙國趁機拓展影響力,尤其在敘利亞、巴林和葉門,使兩國之間猜忌更多。批評者說,伊朗的目標是控制從伊朗直通地中海的陸路。
兩國情勢因何惡化?
伊朗與沙國的競爭不斷升溫,因為伊朗在很多方面獲勝。
在敘利亞,伊朗與俄國支持的阿塞德政權,擊潰了沙國支持的反抗軍。
在葉門,穆罕默德四年前開始攻打胡塞組織,想遏制伊朗在當地的影響力,但代價相當高昂。
在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是伊朗的盟友,在國內有極大政治影響力,並掌控強大的武裝勢力。
目前沙國因獲得美國川普政府支持而更加強勢,而伊朗的死敵以色列,也為了遏制伊朗而支持沙國。以色列擔心敘利亞境內支持伊朗的武裝份子入侵。二○一五年伊朗與國際社會就核問題達成協議,以色列與沙國堅決反對,認為這份協議無法防止伊朗發展核武。
雙方盟友分別有誰?
與沙國親近的國家都是波斯灣地區的遜尼派勢力,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埃及和約旦。
與伊朗親近的則有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和伊拉克政府,不過,伊拉克也與美國保持緊密關係,依賴美國對付激進組織「伊斯蘭國」。
對立將如何發展?
伊朗與沙國之間的競爭,可視為「冷戰」的中東版:兩國沒有直接開戰,但區內不少衝突都是這兩國之間的代理人戰爭,伊朗與沙國分別支持對立勢力其中一方。
敘利亞是明顯的例子,另一個例子是葉門,沙國指控胡塞組織射到沙國的飛彈是由伊朗提供。
兩國有機會開戰嗎?
到目前為止,沙國與伊朗只是透過代理人對戰,都沒準備好直接開戰,不過,假如胡塞組織攻擊沙國首都利雅德或重要基礎設施,就會使局勢驟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