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成功大學電機館地下二樓失火冒煙 緊急疏散300師生

就在今天! 「陳耀訓蛋黃酥」中午12:30開搶 官方提醒注意「6要點」

LINE群貼文退休護師遭訴獲判無罪 法院:檢調根本大砲打小鳥

「光」速革命 AI世代矽光子帶飛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作者: 季平】

雲端運算與AI技術快速升級,解決「智慧化」海量運算需求成為重中之重。IDC預估,全球數據總量於2025年將達180zettabytes(1ZB相當於1兆GB)。龐大的數據量儲存與流動需要仰賴暢通無阻的雲端設備和網路速度,而符合AI級應用的傳輸速度甚至上看800G!如何讓運算及傳輸速度「不卡頓」成為技術創新課題,其中,矽光子扮演吃重角色。一場由「光」取代「電」做為數據傳輸主力的技術演進史於焉展開。

光取代電 矽光子快速崛起

積體電路(IC)可以將複雜的電路微縮成小尺寸晶片,在各類智慧化領域中扮演複雜運算推手,但是在摩爾定律(Moore's law)下,積體電路的技術演進已逼近物理極限,為找到更好的功耗與散熱解方,不少業者另闢蹊徑,布局「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企圖將電訊號改以光訊號的方式進行傳輸,一方面解決訊號傳輸耗損的問題,再方面可以同步提升傳輸距離、增加資料頻寬。

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是將晶片的「電訊號」改為「光訊號」運作,形成光電整合平台,又稱光積體電路。矽光子好比積體「光」路,將光路微縮成小小的光IC晶片,成為一條以光纖舖就而成的微縮高速公路,路上布滿光纖晶片、電路,相關技術橫跨光通訊、元件物理、設計、EDA等領域。積體「電路」擅長運算,積體「光路」擅長訊號傳輸,善用二者之能,光電整合爆發力驚人。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系教授洪勇智博士指出,矽光子是將光通訊技術置入IC,利用晶圓廠CMOS製程技術,在單一微晶片中實現複雜的光電系統功能,整合光纖通訊和矽基積體電路技術平台,使用標準EDA tool進行積體電路設計。

光本身無電荷、無質量,同一通道內訊號不會相互干擾,加上低熱量/損耗特性,相較於銅導線傳導技術更勝一籌。由於光纖接取網路與資料中心等高傳輸速度需求不斷攀升,而傳統電力數據運送速率已出現瓶頸,矽光子技術傳輸距離更遠、不受實體線路干擾,而且沒有訊號衰減等問題的特性很快躍升為最新關鍵元件,整合運用於奈米級IC晶片,有助大幅降低模組功耗、體積與成本。

舉例來說,過去資料中心的光收發器模組需要靠人力組裝不同零組件,如雷射、分波多工器、檢光器等,人力成本相當高,矽光子卻可以直接將所需光電元件整合於單一矽晶片中,大幅降低組裝成本,良率卻提高更多。

簡單來說,矽光子具有三項關鍵技術:(1)可以利用成熟CMOS製程實現低成本、高傳輸量的複雜光電路及系統商用;(2)能與CMOS邏輯和數位電路相互整合,提供電子驅動器和資料處理功能;(3)可以和其他光子材料(如SiN和III-V半導體)相互整合運用。如光學收發器(Optical transceiver) 晶片可以相互轉換電訊號和光訊號,光達 (LiDAR)、生物感測、AI、量子光學則是複雜的光路應用。

矽光子潛在市場與應用趨勢

看見矽光子技術的未來性與重要性,全球大廠競相投入矽光子研發與製造,一個20年間,矽光子積體電路的技術發展大幅躍進,如IBM於2012年成功研製矽光學晶片;Intel於2016年推出矽光子光電傳輸器;Luxtera於2017年起與台積電共同發展下世代矽光子技術;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龍頭業者也競相走上光通訊變革之路,思科(Cisco)、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邁威爾(Marvell)、華為、海信等重量級業者也當然不讓。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9月(第382期)CTIMES雜誌

2023.9月(第382期)矽光子-光速運算未來式
2023.9月(第382期)矽光子-光速運算未來式

延伸閱讀

綠電趨勢不可逆 台電布局「風光」軍團拚倍數成長

池上觀光工廠將蓋光電設施引發反彈 縣府:已退件

專供中小企業 台電首賣綠電底價每度4.8元年底決標

彭博專訪蕭美琴:台灣半導體公司希望台美雙重課稅盡速解決

相關新聞

高速數據傳輸方興未艾 NVMe打造現代化儲存新體驗

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大數據不足以維持競爭優勢,產品速度的提升已經成為關鍵。為了實現更快的速度,從伺服器機房的基礎架構開始,NVMe儲存系統扮演著重要角色。

軟體定義大勢明確 汽車乙太網路應用加速前進

本文為Microchip汽車業務部門企業副總裁Matthias Kaestner,接受媒體採訪的文字節錄。文中,他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汽車乙太網路技術的發展提出看法,並且解析Microchip所將採取的解決之道。

針對應用對症下藥 Arm架構在車用領域持續亮眼

Arm架構處理器除了在手機等行動裝置上擁有很廣泛的應用之外,在車用市場也可以看到Arm的身影。Arm在車用領域已有超過25年的發展,市占率約41%,其中車用IVI與ADAS的領域市佔率各占85%及55%,且和OEM、Tier 1、Tier 2或是Software partners等供應鏈夥伴都有合作關係。從2022年開始,Arm將車用跟物聯網的業務領域拆分為兩個獨立部門,並全力支持在車用領域產品線研發的進展。

大數據和AI預測助力 快土石流不只一步!

2018年9月20日在連日的大雨之後,位於菲律賓宿霧的Sitio Sindulan發生大規模土石流。媒體對此形容這是一個毀滅性的時刻,整個地區都變成了瓦礫和廢墟,而許多埋在地下的居民利用手機發送簡訊,和打電話來尋求幫助,等待著從痛苦中被解救出,不幸的是仍有許多人成為這場災難的受害者。

科技帶來正能量 智慧防災安全更安心

不少民眾從手機上收過災防告警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PWS)發出的「地震速報」、「強震即時警報」等國家級警報簡訊,這就是「智慧防災」的具體實踐。PWS包含政府災防警訊端、訊息匯整與派送端、訊息傳送管道端、應用終端等四大組成,涉及跨單位協作,以及各類資訊交換與訊息服務。

你的健康「光」知道

近年來,伴隨著醫療手法已從治療醫學轉向預防醫學,對高感度生物感測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例如,透過比以往更高靈敏度的檢測疾病的生物分子,可提早發現疾病,從而及時採取各種醫療措施來延長健康預期壽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