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趨勢不可逆 寬能隙技術助電動車市場躍升

【作者: 王岫晨】
在半導體市場上,寬能隙技術廣泛應用,其中碳化矽和氮化鎵是兩種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碳化矽主要用於汽車和工業領域的大功率系統設備。由於中國和亞洲地區的電動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相較於歐美國家,其成長速度更為迅速,因此在汽車應用領域中,碳化矽元件在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車載充電器和充電站中得到廣泛應用。未來,隨著汽車和工業大功率電源解決方案的快速、大規模採用,碳化矽的市場需求也將會持續增長。
相對於碳化矽,氮化鎵在低功率應用方面表現更為優秀,其開關頻率更高,有助於實現系統級小型化,甚至比碳化矽更為優越。因此,氮化鎵在許多消費性應用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如筆記型電腦的電源和行動裝置的電源轉接器。同時,由於氮化鎵具有整合控制單元的能力,也可用於開闢新的應用領域。此外,氮化鎵還適用於工業和汽車應用,特別是充電系統,但是,其可靠性需得到提升。目前,改進氮化鎵技術性能和可靠度,以實現更高的開關頻率,是未來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
開關頻率優勢
意法半導體汽車和離散元件產品部(ADG)執行副總裁暨功率電晶體事業部總經理Edoardo Merli指出,碳化矽和氮化鎵這種寬能隙材料,在功率利用和開關頻率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這兩種材料的導電特性略有不同,碳化矽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並提升開關頻率,而氮化鎵則更適合低功率應用,能夠消耗更少的電能,甚至可以使系統更小型化。這兩種材料與現有的矽科技互補,但也存在一定的重疊。未來,廠商們將持續改進和優化這些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然而,這些新材料也帶來了一些限制和挑戰,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和突破。
由於寬能隙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得碳化矽和氮化鎵元件在效能和開關性能方面表現出色。至於控制碳化矽可以用常規驅動器,但是其驅動電壓值與傳統矽基電晶體不同,驅動電壓是碳化矽技術的一個重要參數,半導體廠商正致力於研究根據不同的應用情境,來提供不同的驅動電壓值,並開發碳化矽專用驅動器。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5第378期CTIMES雜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