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英九邀陸生訪台被擋 陸委會稱有「善意提醒」

影/85公斤公熊左前肢困套索 活活脫水渴死命喪大雪山

遭控性騷慣犯 國家電影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出聲了

電氣化趨勢不可逆 車用半導體扮演推手

圖一 : 催生新世代車輛需要大幅整合半導體功能。(souce:bmw.com)
圖一 : 催生新世代車輛需要大幅整合半導體功能。(souce:bmw.com)

【作者: 王岫晨】

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調查指出,電動汽車市場與其所需的支援技術,預告著未來幾年將有前所未見的成長機遇。Strategy Analytics動力裝置、車體、安全、底盤(PBCS)暨電動汽車服務(EVS)執行總監Asif Anwar表示,電動汽車的應用現在是汽車半導體市場成長的一大關鍵潛在因素,相關的半導體需求預計將在2021至2026年間,以31%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增加。電動汽車變革已到來,基於領域與區域架構前沿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平台正推動普及數位座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聯網汽車。

汽車邁向電氣化

全球正邁向汽車電氣化,汽車製造商也開始運用半導體技術來優化性能並加速開發,促使更多人能夠買得起電動車。

在這種展望全球電動車未來發展願景的氛圍下,汽車產業正加速變化。汽車製造商大膽宣稱 2030 年的汽車會與當前的路上常見的車型極為不同。而全球正邁向汽車電氣化,汽車製造商也開始運用半導體技術來優化性能並加速開發,促使更多人能夠買得起電動車。製造商製造最後一台採用內燃機的汽車只是時間問題,未來汽車的樣貌將永遠改變。

TI 行銷資深副總裁 Keith Ogboenyiya指出,對於電動車的瞭解,可以參考許多線上評論和報告,並深入研究,找到最適合的汽車。除了希望能夠採用創新技術,同時又兼具可靠、經濟實惠、安全和舒適。一般來說,駕駛者注重的車用功能如下:

●快速充電和更長的續航里程

●道路行駛的高性能和安全處理

●即時汽車診斷,可按照駕駛需求和偏好進行設定,並且確實出現在看得見的視野內

●無縫連接所有裝置內容的流暢體驗

●絕佳的音訊和語音性能,帶來最佳的音響和使用者體驗

●隨手可及的創新和適應性操控中心,完善個人化的車內體驗,包括座椅功能、照明選項和空調控制

●先進的安全功能,例如盲點監控和前端雷達,藉以避免事故並保護乘員

車用半導體需求

ADAS技術逐漸擴展到對時間較敏感的關鍵應用上,例如緊急剎車、警告和避免汽車正面碰撞,以及盲點偵測等,因此結合來自多個感測器的資料將有助於做出可靠、即時的決定,以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2.9月(第370期)類比雙城記CTIMES雜誌

2022.9月(第370期)類比雙城記
2022.9月(第370期)類比雙城記

延伸閱讀

連展科技插旗電動車充電站運營

電動車銷量日增 各國投入搶商機

電動車衝鋒 伺機介入

補給別人花?德國電動車用稅收補貼 居然有13萬輛銷往別國!

相關新聞

電氣化趨勢不可逆 寬能隙技術助電動車市場躍升

在半導體市場上,寬能隙技術廣泛應用,其中碳化矽和氮化鎵是兩種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碳化矽主要用於汽車和工業領域的大功率系統設備。由於中國和亞洲地區的電動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相較於歐美國家,其成長速度更為迅速,因此在汽車應用領域中,碳化矽元件在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車載充電器和充電站中得到廣泛應用。未來,隨著汽車和工業大功率電源解決方案的快速、大規模採用,碳化矽的市場需求也將會持續增長。

電動車自宅充電能有普及的一天?

拜登總統提出在2030年美國出售新車中,有半數需為零碳排,並且要打造全國範圍的電動車(EV)充電網絡,使得電池技術與全國電動車充電網變成運輸界熱門話題。而根據調查,有購車需求的人在決定是否換購電動車的考量主要還是兩點:「充電不方便」和「里程焦慮」,因此雖然電動車商提出保養維修成本降低、燃油開銷減低等行銷口號,但「可不可以自宅充電」才是購車者真正關心的問題。

為實現IIoT而生

2020年6月,第5代行動通訊系統(5G)在台灣開始商用。許多人也已經在使用5G相容的智慧型手機,但直至2022年年底,用戶滲透率才突破25%,但5G區域覆蓋卻達到94%左右。雖然一般手機用戶並不了解,但5G可以實現的功能和性能,是在假設與4G之前的手機服務不同的背景下被期待的。

你今天5G了嗎?

自2020年7月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宣布5G R16技術標準制定完成,截至2021年4月,全球已有435家電信業者投入5G網路建置,162家電信業者在68國推出5G商用網路。

創新SOT-MRAM架構 提升新一代底層快取密度

要將自旋軌道力矩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用來作為底層快取(LLC),目前面臨了三項挑戰;微縮性、動態功耗,以及可供量產且尺寸緊湊的零磁場磁矩翻轉技術。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在2022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IEDM)上提出一套創新的SOT-MRAM架構,能夠一次解決這些挑戰。

從多融合到高覆蓋 6G技術發展動見觀瞻

6G是指第六代行動通信技術,是對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升級。6G技術被認為將會進一步提高數據資料的傳輸速度、降低延遲、增強網路容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同時,6G技術還將支援更多的智慧設備和物聯網應用,促進更加智慧化和數位化的城市與工業發展。目前6G技術還處於研究和探索階段,預計在2030年左右可以邁向商用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