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足教練逼抽血換學分!教部怒轟台師大「糟糕」 將追溯過去研究案

北市教師荒!學校招考45次才找到人 3年逾2千人次調外縣市

北市教師脫北潮嚴重,近2年申請外調他縣市者逾2000人次,而議員發現有學校甚至招考45次才找到教師,且國中教甄制度也未保障代理教師,教育局允諾,明年將針對招考制度調整。本報資料照。
北市教師脫北潮嚴重,近2年申請外調他縣市者逾2000人次,而議員發現有學校甚至招考45次才找到教師,且國中教甄制度也未保障代理教師,教育局允諾,明年將針對招考制度調整。本報資料照。

北市教師脫北潮嚴重,近2年申請外調他縣市者逾2000人次,而議員發現有學校甚至招考45次才找到教師,且國中教甄制度也未保障代理教師,呼籲應盡速調整。教育局允諾,明年國中聯招資績分數參酌納入北市國中擔任代理教師者,教團也建議應擴大全台曾任行政職年資作為加分依據,有助於教師願來台北教書。

根據統計,2022-2024年申請調外縣市的北市教師達2129人次,申請內調北市的教師則僅376人次,顯示教師脫北情形嚴重,有學校需招考45次才找到代理老師,甚至招考20至30次以上的情形也不少見,一名在北市擔任逾10年代理教師直言,在基隆、桃園、宜蘭等縣市服務於當地代理教師報考教甄具有加分優勢,但在台北市卻無此規定。

議員曾獻瑩說,北市國小教甄已明訂「服務期間於北市公私立國小擔任代理教師者,服務滿1年總成績加1分,最高加5分」,但國中卻未紀錄,教甄應盡速檢討修正,讓願意長期服務北市的代理教師年資在教甄中獲得合理加分,提升本市教育現場的人才穩定性。

曾獻瑩強調,教師缺工壓力已是事實,教育局應積極檢討教甄制度,提供願意留在台北、長期服務的優秀教師合理支援,協助穩定北市教育現場的人力,提升整體教育品質。

教育局也允諾,為鼓勵優秀代理教師留任北市國中服務,明年起公立國中教師聯合甄選簡章,將於資績分數參酌納入北市國中擔任代理教師者資績額外加分機制。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建議,可考慮將教師年資採計範圍擴大至北北基地區,以提升教師留任意願與跨區流動彈性,也可納入全台曾任行政職年資作為加分依據,有助於吸引外縣市具經驗教師報考台北市,也提醒若想留住人才,制度設計也需更注意,包含今年調漲報名費,恐對考生造成額外負擔,應積極降低進入門檻,以吸引更多優秀教師投入。

黃湘仙說,北市教師短缺也與高昂生活成本相關,應就區域性困境提出差異化對策,大台北居住壓力尤為明顯,可針對代理教師提供租屋補貼,對正式教師則應考慮配置社宅,透過具體而有彈性的支持機制,協助教師穩定在地教學,減輕生活負擔。

教育局 北市 代理教師

延伸閱讀

回響/防悲劇重演!北市教育局開第一槍 導入專家對校樹全面健檢

北市今午後有雷陣雨 較大降雨時段曝 文山、南港時雨量大

罷雙吳涉偽造案...黃呂錦茹等5人遭起訴 北市黨部回應了

假黃仁勳詐騙..北市議員轟臉書「貓捉老鼠」 蔣萬安提3點否則開罰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