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57條土石流紅色警戒 茂林多納大雨狂下「跟八八風災差不多」

分手破局是假的!橋本環奈被爆落淚答應中川大志求婚 雙方家長已見面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北市5歲孩童不被愛? 議員:就讀私幼補助驟減9成以上

北市公幼抽籤常有家長希望落空,轉而讓兒女就讀私校,教育局補助2至4歲每學期最高2.6萬元,5歲大班卻無法延續,家長只有幫孩子轉學或咬牙繼續讀,議員質疑是變相懲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公幼抽籤常有家長希望落空,轉而讓兒女就讀私校,教育局補助2至4歲每學期最高2.6萬元,5歲大班卻無法延續,家長只有幫孩子轉學或咬牙繼續讀,議員質疑是變相懲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公幼抽籤常有家長希望落空,轉而讓兒女就讀私校,教育局補助2至4歲每學期最高2.6萬元,5歲大班卻無法延續,家長只有幫孩子轉學或咬牙繼續讀,議員質疑是變相懲罰。市長蔣萬安說,若補助擴及,中央可能會有意見,會整體再估算。

「寶貝我愛你」北市私立幼兒園教育扶助差額補助方案,適用對象為年齡滿2歲至學齡未滿5歲者,家庭所得無限制,補助逾1.3萬至2.6萬元;「5歲助您好孕學費補助」為就讀私幼的學齡滿5歲幼兒,依家戶所得,每學期補助2543元至1萬2543元不等。

議員詹為元以家庭年所得70萬元以上、就讀松山區某私幼為例,上學期6個月全日班,總收費9萬元。從幼幼班到中班每學期拿到「寶貝我愛你」2.6萬元補助,但到大班拿「助您好孕」補助驟減至2543元,減少9成以上,就像告訴大家,「寶貝我只愛你到4歲,5歲我就不愛你了。」

詹為元直言,以目前北市政策的級距差別,加上教育部補助,4歲以下月繳僅5667元,如果5歲以上沒轉公幼,得要月繳9576元,兩者每月相差達3909元,等於家長一年得多付近5萬元,會是一大負擔。儘管5歲可優先入學轉讀公幼,小朋友離開熟悉的校園環境,恐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不確定性。

他認為,5歲私幼補助每學期2543元,真的杯水車薪,建議市府可讓「寶貝我愛你」補助延續至5歲大班,在幼幼班至中班的公幼、公私合營、非營利幼兒園數量等條件夠了,補貼政策再退場或調整。

教育局長湯志民回應,若家長認為私幼符合教育需求,可選擇私幼,5歲幼兒的公幼入學條件是優先,公幼會提供足夠名額給他們就讀。市府曾為「寶貝我愛你」一案到行政院報告,若補助延至5歲,行政院主計處可能會扣北市一般性補助款。

蔣萬安表示,中央擔心各縣市會有競爭,所以規定地方政府如果要做福利方面的經費挹注等補助,就會扣一般性補助款。北市當時提高到2至4歲補助,中央依照規定要扣,經市府溝通才沒有扣,如果要把方案擴及到5歲,中央可能會有一些意見。

他說,會有這樣區隔,主要是要讓剛有新生兒、剛念幼兒園的小家庭爸媽減輕負擔,後續考量整體財政、中央補助,5歲幼童則依家戶所分級,市府政策鼓勵鄰近公幼或準公幼讓5歲孩童優先入學,兩者確實會有落差,將做整體財政考量,持續彙整各界意見,來做到盡量滿足各種家庭需求。

公幼 北市 幼兒園

延伸閱讀

補助款訴願若被駁回?蔣萬安堅定表態:當然提行政訴訟

新壽擺爛還是西瓜搞砸?輝達總部卡關 議員要蔣萬安別被陳其邁攔胡

「對賴清德不信任投票」 蔣萬安批民進黨選輸翻桌籲罷免投不同意票

沈伯洋爸被爆「賺紅錢」 蔣萬安諷:這才是卓榮泰說的「輪迴」

相關新聞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影/高雄市某高中生衝突影片瘋傳 教育局:涉兒少個資勿散佈

高雄市小港區某高中傳出嚴重互毆衝突事件,釀3人受傷,「校園全武行」影片昨天更在網路瘋傳。校方今出面說明影片涉兒少個資隱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