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肘窩一片瘀青…父見調查報告哭著道歉 被迫抽血生控:台師大不斷欺騙

台師大女足傳霸凌抽血換學分 卓榮泰震怒開鍘教練

網紅「鳳梨」嘉義市區遭連開9槍 歹徒逃逸中

獨/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卸任 原副校長陳炤華接棒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民眾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民眾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已決定卸任,交棒給副校長兼教務主任的陳炤華,相關人事調整也啟動,並定7月31日交接。汪大久並在6、7日的三場畢業典禮上公開他寫給明道同仁、同學、家長和校友的一封信,分享此一為明道未來規畫已久的願景專案「MD-Next」並表示這是他任校長的最後一次畢業典禮。

據校方說,汪大久秉持其父老校長汪廣平的叮嚀:「專心辦學,做好傳承。」因此10年前就曾討論相關人才培育計畫。因校長四年一任,汪大久考量自己已62歲,若繼續擔任校長,不利於培養已久,現年已56歲的副校長兼教務主任陳炤華接手,因此決心交棒。未來轉換角色,擔任董事會董事和校務顧問。

人事變動後,陳炤華的副校長兼教務主任一職由高中部主任徐文濤承接,高中部主任一職則由數學科總召劉昌龍老師接棒。汪大久形容,這三位夥伴皆為才華與責任感兼具的教育者,是最理想的新世代領航人選。「明道的未來,值得我們共同期待」。

汪大久在公開信中也表示,回首2000年,應老校長(其父汪廣平)之邀,毅然辭去美國矽谷工程師職務,回到母校明道這片深具教育使命的園地。當時老校長的一句叮嚀:「專心辦學,做好傳承。」始終銘記在心。成為他25年來堅守的信念與方向。

他說,這段旅程,他並不孤單。一路上有無數堅定的夥伴同行--敬業的老師、認真的行政、信任的家長、卓越的學生,以及向心的校友,大家齊心努力,將明道建構成一所兼容傳統與創新、腳踏實地又目光遠大的卓越學府。今日的明道中學,已穩居全國教育領航者之列,並在AI浪潮下,勇敢擁抱數位轉型,持續創造高峰。他將永遠珍惜這段段與明道共築夢想的歲月。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決定卸任,並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民眾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決定卸任,並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民眾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右四)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明道中學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右四)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明道中學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右四)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明道中學提供
明道中學最近開董事會,擔任校長25年的校長汪大久(右四)決定卸任,並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給學校同仁等的公開信。圖/明道中學提供

願景 畢業典禮 主任

延伸閱讀

不是問幾A幾B!新竹升學太競爭「會考成績竟這樣問」 家長苦:5A才能存活

逢大畢典性平生波!男大生唱完KTV 竟對女同學強吻、熊抱

逆轉!家長吵到畢典取消被罵翻 真相曝光後…網轉風向力挺勇敢父親

獨/畢業了!學習歷程檔案不實高中生 現身畢業典禮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