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分科物理/計算量大 解題師:半導體製程+罕見對數圖入題決勝關鍵

北市婦走斑馬線過馬路被撞死 駕駛:有看到她但來不及煞車

114分科物理/比模擬考簡單、中等偏易 考生:多觀念題要靈活運用

高雄行動方案競賽結果出爐 廣興國小及南隆國中奪冠

今年活動擴大至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可報名參賽,期盼能擴大參與,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左一)與英明國中師生合影。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今年活動擴大至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可報名參賽,期盼能擴大參與,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左一)與英明國中師生合影。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第二屆高雄地區國中小學行動方案競賽結果揭曉,今年由美濃區廣興國小與南隆國中分別榮獲國小組與國中組特優第一名,成為本屆競賽最耀眼雙星。主辦單位美濃博士學人協會表示,盼透過競賽促成向下扎根,推廣淨零排碳、食農教育、AI人工智能與永續經營等關鍵議題。

此活動由台灣地區美濃博士學人協會主辦,日勝文教基金會贊助。第一屆僅限東高雄地區國中小學生,今年開放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參加,依據「創意歷程」、「現場發表」、「作品影響性與發展性及「整體表現」等項目評分,每隊有10分鐘簡報及10分鐘統問統答。

競賽結果出爐,國小組廣興國小提出「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針對黃蝶翠谷的生態研究展現高度觀察力與科學探究精神,清楚記錄黃蝶的生態特徵與棲地變化,更結合在地文化與保育觀念,擊敗眾多對手,奪得特優。

此外,美濃國小「智慧 AIX 番茄:小果實的大數據冒險」獲優等,展現科技與農業結合的創新應用。甲仙國小「以AI人工智能探討甲仙地區得發展與對策—甲仙街區尋寶遊戲的行動方案」與廣興國小另支隊伍「傳唱在客家傳統山歌與流行改編山歌之間魔法Music Girl」同獲佳作。

國中組部分,南隆國中提出「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先從「什麼是堆肥?」的基礎知識切入,詳細記錄製作過程及溫度與氣味變化,並用水泥磚圍出150乘250公分的堆肥實驗田,鋪上厚紙板,最終奪得特優殊榮。

英明國中「雙管齊下-校園智慧燈普及及計畫」獲優等,內門國中「為螢火蟲點一盞燈」、文府國中「文府生態學校行動方案」、國昌國中「修『蛋』幾勒,不『殼』以丟」及內門國中「探索第九藝術的未來」皆獲佳作。

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表示,希望透過競賽引導師生研究校園或社區的永續發展議題,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提案,預計6月28日在美濃國中頒獎。

廣興國小學生至黃蝶翠谷移除入侵外來種植物,他們以「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獲得國小組特優。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廣興國小學生至黃蝶翠谷移除入侵外來種植物,他們以「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獲得國小組特優。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南隆國中學生發表「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獲得國中組首獎。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南隆國中學生發表「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獲得國中組首獎。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美濃 永續 小學生

延伸閱讀

高雄警追違規釀女騎士喪命 母痛哭問警:為什麼要追她!

獨/高雄婦被兒通報跌倒死亡發黑腫脹 檢相驗見詭異處...當場逮兒 

「走一步踩死好幾隻毛蟲」高雄民眾崩潰:像災難片

影/高雄大林除役機組重啟動 議員批「50年拔牌老車上路」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