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請求化學閹割被駁回!中國下藥性侵犯遭英國判終身監禁

恩師醫術醫德兼備 陳志金憶林芳郁對病患1舉動:我默默學下這習慣

他開小米汽車狂被警告20次疲勞駕駛!超糗實測「眼睛太小」被系統誤判

全教總批私校「小聯考」選學生 私中盟:論點以偏概全

考試示意圖。示意圖/Ingimage
考試示意圖。示意圖/Ingimage

全教總今天開記者會,批私校「小聯考」傷害國民教育公正性,學生承受過度升學壓力,立委也提議修法,禁止私校透過學測或營隊變相選才;對此,全國私立中學聯盟發起人陳建佑表示不認同,指論點未能充分考量台灣教育體系的多元性與家長自主選擇權,也侵害憲法保障私人興學自由。

私中盟發起人陳建佑指出,私立學校一直以來扮演補足公立教育資源不足、滿足多元需求的重要角色。在公立學校因地區資源分配不均,難以提供統一高品質教育的情況下,私校透過特色課程、專業師資、國際化視野與完整的學生培育計畫,為家長與學生提供更多選擇。許多家庭選擇私校,並非單純追求升學競爭,而是私校能提供更穩定的學習環境、妥善的管理機制,甚至食安、反霸凌及社團發展方面有更細緻的規畫與執行力。

陳建佑說,全教總指責私校的入學考試導致升學壓力,甚至主張私校應完全禁止選拔性招生,這樣的說法並未正視現實。私校招生考試並非純粹以學科競爭為標準,而是綜合評估學生是否適合學校的教育模式,許多私校採取多元評量方式,包括學習潛力、個人特質、語言能力、數理邏輯及創造力,確保學生能夠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實踐「適性揚才」。

若強行要求私校採取「就近入學」與「電腦抽籤」,不僅無助於減輕升學壓力,反而可能導致學校與學生需求錯配,使部分學生無法獲得適合的教育機會。同時,也嚴重剝奪私校的辦學自主權,抹煞教育體系的多樣性。

陳建佑也說,家長選擇私校,並非因為對公立學校不滿,而是因為希望孩子獲得更適合的教育環境。許多家庭即便非政商名流,在經濟條件許可下,願意為孩子的教育投入資源,這純粹是基於教育品質的考量。

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皆存在公私並行現象,美國灣區私校競爭激烈,歐洲許多國家也有多樣私校,學費門檻甚至遠高於台灣。然而,這些國家並未因私校的競爭力而視其為「亂象」,反而透過合理監管,確保私校能夠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

如果政府強行取消私校的招生考試,無異於將所有孩子置於同一標準之下,剝奪家長與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這樣的政策不僅不符社會需求,也可能加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如果政府真心希望減輕升學壓力,應當著眼於改善公立學校的教學品質、縮小城鄉資源差距、推動適性教育輔導,而非單方面限制私校的發展。

私中盟指出,學界對於私人興學有許多研究,教授周志宏在其博士論文專書「私人興學自由與私立學校法制之研究」就指私立學校應有選擇學生的自由。呼籲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以教育多元發展與家長選擇權為核心,尊重私校辦學自主權,透過理性討論,尋找真正符合學生需求的解決方案,而非以偏概全地將私校招生考試視為升學壓力的罪魁禍首。

教育不該是單一模式,而應尊重不同家庭的需求與選擇。私校招生模式不應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更不該被貼上「教育亂象」的標籤。唯有在公平與多元之間取得平衡,才能讓台灣的教育體制更加健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

壓力 升學 主權

延伸閱讀

教團反私中入學考試 私中盟:未考量家長教育選擇權

私校「小六基測」招生亂象 全教總籲修私校法

獨/私立東山高中爆收保證金放棄不退費 家長控不符規定

私校第一!靜宜大學「最國際化大學」評比受肯定

相關新聞

北市教師荒!學校招考45次才找到人 3年逾2千人次調外縣市

北市教師脫北潮嚴重,近2年申請外調他縣市者逾2000人次,而議員發現有學校甚至招考45次才找到教師,且國中教甄制度也未保...

會考A級生金榜燈籠高高掛 北港建國國中別具特色的榮耀

雲林縣北港建國國中會考成績表現佳,校方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賀金榜、掛燈籠」儀式,學校準備特製的「金榜題名」紅燈籠,由導師...

同學紅了!蔣萬安曝第一次公主抱:原來萬安緊抱是這感覺

畢業季,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在臉書貼出被今年市長獎畢業生得主「公主抱」的照片。蔣萬安說,「原來這就是人生第一次被公主抱的感...

引黃仁勳名言 蔣萬安勉學子「熱愛會讓你們所向無敵」

臺北市長蔣萬安8日出席臺北市公私立各級學校113學年度畢業生市長獎高中組、國中組頒獎典禮,他在致詞時恭喜所有獲獎的同學,...

114國中會考成績今公布 雄中、雄女錄取門檻曝光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公布成績,補教與升學輔導界預估高雄市明星高中落點分析,高雄高中30分30點、高雄女中30分26點、...

捨明星高中讀彰商 林澤宏獲統測設計群全國榜首

114學年度統一入學測驗成績公布,彰化高商廣告設計科學生林澤宏從7000多位考生脫穎而出,以統測659.5高分,勇奪設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