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鋒面來襲!明全台有雨2地天氣最不穩 周二回暖、下周再迎梅雨鋒面

不滿路邊轎車噪音 2男拿刀棍理論「車主急逃」…中壢市民目睹:快嚇瘋

金融三業3月大力加碼股債4千億 一進場就碰「川普海嘯」慘住套房

影/流感高峰…開學日如臨大敵 陳其邁:學童接種率75%「算高的」

今天開學日,高雄市建國小學加強防疫措施。記者郭韋綺/攝影
今天開學日,高雄市建國小學加強防疫措施。記者郭韋綺/攝影

冬季是諾羅病毒流行季節,近來又進入流感疫情高峰,今天開學日,各校如臨大敵,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小學疫苗接種率75%,比例相對來說算高,仍呼籲大家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如有症狀在家休息。

陳其邁今早赴建國小學關心防疫措施,還與小一新生學習洗手5+7步驟「濕搓沖捧擦」、「內外夾弓大立腕」,以及洗手5時機,包含吃東西前、接觸小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看病前後,加強手部衛生,確實正確把手洗乾淨,預防疾病上身。

陳其邁說, 現階段是處於流感的高峰期,高雄市國小平均接種率75%,建國國小則是76.22%,以疫苗覆蓋率來看,這相對來說比例算高的,但仍須加強防疫措施,注意保護措施,若小朋友出現流感症狀,應該立即戴上口罩,並保持教室通風。

他說,目前諾羅病毒正在大流行,主要以消化道症狀為主,防治方式跟流感、腸病毒類似,一般在3、4月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開學防疫做得好也能降低腸病毒流行,去年腸病毒全國有12個重症,D68型、71型都會有嚴重症狀,籲各校加強落實環境清消。

衛生局表示,高雄市學童流感疫苗涵蓋達75%,代表平均每4人有3人接種疫苗,群體免疫效果是比較足夠的,各校疫苗接種率有高有低,主要因為12 歲以下兒童打疫苗必須家長簽名同意,部分家長有顧慮未讓孩子施打。

衛生局說,高雄市流感疫苗全數用罄,未打流感疫苗學童也無須再補打,去年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疫苗猜中這一波流行病毒H1N1,但病毒株型別已開始變異,再打同樣疫苗防護力效果不大。

教育局長吳立森則說,已請學校第一周利用全校性集會、班級群組、跑馬燈、海報圖卡等多元管道宣導防疫整備工作,同時請學校掌握東南亞旅遊史及探親返臺的師生名單,返國後14天內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停止上班上課,速就醫、驗快篩。

若發現師生有發燒、頭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或是有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持續嘔度等疑似腸病毒症狀,立即通報轄區衛生所及校安通報,以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今天開學日,高雄市建國小學加強防疫措施。記者郭韋綺/攝影
今天開學日,高雄市建國小學加強防疫措施。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建國小學小一新生學習正確洗手步驟。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建國小學小一新生學習正確洗手步驟。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早赴建國小學與新生學新手步驟。記者郭韋綺/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早赴建國小學與新生學新手步驟。記者郭韋綺/攝影

流感疫苗 腸病毒 衛生局 開學日 陳其邁

延伸閱讀

林園洋蔥豐收季 陳其邁穿圍裙捏製洋蔥魚丸祝大賣

影/陳其邁稱許智傑少吃洋蔥皮膚黑 「林岱樺、柯志恩有在吃」

陳其邁:客家文化相關預算遭刪 盼立院重新審查

柯志恩問分屍案什麼刑度符合期待?陳其邁:從重量刑

相關新聞

兩年保證轉名校?高二妹妹想赴美 過來人搖頭:英文不好直接沒救

赴美念書真的這麼輕鬆?一名女網友透露,目前念高二的妹妹突然想去美國念書,然而光是英文一科就一直在補考,成績很差,加上看到近年新聞感覺美國不太安定,讓她擔心妹妹是一時太衝動。原PO因為不太了解留學制度,只好詢問廣大網友意見,「想問一下,有人現在還會選擇去美國念大學嗎?」

唱出布袋戲的磅礡大氣 雲林國小合唱團驚艷評審7月將登國際大賽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合唱團日前以融入布袋戲文化的創意編曲驚豔評審,再度拿下全國雙特優,將於7月到韓國濟州島參加世界合唱大...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家長會幹部 雙北擬納排黑條款

台南去年創全國之先訂定學校家長會長「排黑條款」,但雙北都無嚴格規範,家長憂心,保全也要良民證,家長會幹部某種程度也屬「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