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元急貶!各國央行既鬆口氣 又備感頭痛

軍方徵調宮廟存彈藥? 國防部:還要查證釐清

馬筱梅和大S女兒北京現蹤 網驚「根本媽媽翻版」:氣質太像了

屏東大成國小轉型藝術實小 邀7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創作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今日開幕縣長周春米參加。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今日開幕縣長周春米參加。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2021年轉型為公辦民營藝術實驗小學,發展以身體為核心,藝術貫穿各學科的實驗教育,並舉辦「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展現3年來轉型的辦學成果,今日開幕將展至明年3月2日。

「和大自然一起玩 2024大地藝術節」邀請來自台灣、比利時、印尼、泰國、墨西哥、荷蘭的7名藝術家,從11月23日起駐村創作3周,與學生們共同創作。藝術家們利用風、木、水、火、土等元素跨領域創作,將學校及附近村落打造成大地藝術。

印尼藝術家Firman Djamil的「螢翼輕舞」,帶孩子用檳榔葉彩繪象徵螢火蟲的翅膀,祈望人與環境和諧共生。泰國Arnont Nongyao的「大成鐵馬的律動之聲」,收集在地的聲音,改造兩台聲響行動腳踏車。墨西哥Carmen Jacobo的空屋與根系空間藝術創作,與孩子一起製作陶藝,彩繪及古詩。

台灣藝術家陳鈺分的「微觀地平線」,將自然的碎片重構成幾何風景;余孟禪的「當微風拂動精神」運用稻稈與大自然對話。長住墨西哥的荷蘭藝術家Kees Ouwens運用颱風吹倒的樹木,在忠勇祠旁搭建庇護所,讓孩子在石頭上書寫。比利時Laureline Dubois的「手與我」表演藝術,讓人驚奇。

縣長周春米表示,感謝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駐校藝術家投入多元教學資源,讓孩子們從身體創作思考,才有「和大自然一起玩」大地藝術節的呈現,為孩子帶來開闊的視野與獨特的創造力,充分展現實驗教育的精神。

大成國小於12月14、15日辦理4場次導覽活動,規畫3條不同路徑走讀導覽,展期至明年3月2日,展期間開放學校戶外教學、遊學預約參訪,邀請全國學校或團體一起來參觀。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今日開幕將展至明年3月2日。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今日開幕將展至明年3月2日。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縣大成國小「大地藝術節」,邀請7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與各年級學生共創作品。記者潘奕言/攝影

墨西哥 藝術家 藝術節

延伸閱讀

大成實小「大地藝術節」 跨國創作者妝點屏東農村

AI大策略大布局論壇/資誠:制定轉型藍圖 決勝利器

到蘭嶼當五天的島民吧!新北文藝中心水彩展一睹島嶼之美

芭樂熊迎賓! 2024「社頭織襪芭樂觀光節」稻草花海藝術+可愛充氣公仔 憑發票換好襪 還有1千斤芭樂免費嚐

相關新聞

唱出布袋戲的磅礡大氣 雲林國小合唱團驚艷評審7月將登國際大賽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合唱團日前以融入布袋戲文化的創意編曲驚豔評審,再度拿下全國雙特優,將於7月到韓國濟州島參加世界合唱大...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家長會幹部 雙北擬納排黑條款

台南去年創全國之先訂定學校家長會長「排黑條款」,但雙北都無嚴格規範,家長憂心,保全也要良民證,家長會幹部某種程度也屬「校...

羨慕!生生喝鮮乳 18.4萬童受惠蔣萬安曝1條件評估擴國中

北市長蔣萬安推動「生生喝鮮奶」今與六大通路政策說明會。由於有網友喊「羨慕台北人」,還有家長希望擴及國高中,蔣萬安今被問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