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南某科技公司實驗室火警 火勢猛烈仍在灌救控制中

針對AI晶片頒新規!美國限制晶片進出口 台灣不在受限名單上

威力彩頭獎連22槓! 下期獎金上看5億元

新北自學生上升 家長:困境待解

張母(左)說,自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孩子願意一路披荊斬棘面對,讓她相當欣慰。圖/讀者提供
張母(左)說,自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孩子願意一路披荊斬棘面對,讓她相當欣慰。圖/讀者提供

大環境少子化,家長更重視孩子適性發展,新北近3年國小、國中、高中自學生人數逐年上升。自學家庭反映,雖然有特殊選才等升學管道,多數公立學校在備審資料需提供歷年在校成績單或校級排名,對個人自學、無高中學籍者不公平。學者建議自學家長要適度與學校合作,一味把孩子抽離學校團體會適得其反。

新北教育局統計,111學年度申請在家自學高中190人、國中138人、高中305人;112學年度高中190人、國中150人、國小358人;113學年度高中200人、國中176人、國小366人。

多元探索是自學生共同目標,每個自學生背後有不同故事,住新店區張姓女學生高中階段選擇在家自學,母親扮演教練角色,陪擬訂計畫、找方法。張媽媽說,她和丈夫不是名校畢業生,仍在職場闖出一片天,找到學習目標及動力比學歷更重要。女兒英文能力不錯,接觸多媒體、網頁設計、電子商務等課程,大學想讀外語或電子商務相關科系。

張母說,她當年高中換3校才找到興趣,希望孩子不要被框架,才能成為更好自己。自學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孩子不畏艱難一路披荊斬棘挺進。如何補強群性?她說,女兒與國小、國中同學有聯繫,參加課程會認識同好,不擔心人際互動不足。

張母指出,自學生在體制下仍有困境,缺在校成績單、校級排名有一些劣勢。特殊選才重視競賽成果,報名時發現,比賽環境較少考慮自學生,例如全國技藝競賽網頁設計項目需採用「光碟安裝操作軟體」,除體制內學校,很難找到這類資源。

另,新北邱姓姊妹也是自學生,姊姊讀國二、妹妹小六,父親在補習班教物理、化學,幫助莘莘學子衝刺升學,他與孩子討論後,毅然選擇非主流道路,全家人共學日文,親子一起成長。

新北教育局國小教育科長林奕成說,自學通常有三大動機,一大類是學生有專長或興趣要長時間練習,如練圍棋、音樂等;再者是家長教育理念;另一部分是孩子有拒學傾向,學校特教資源會同時介入。

政大教育學系主任陳榮政說,有家長在自學計畫偏重網路課程,太過依賴線上資源不妥,若採取自學,須有體認要付出更多時間陪伴,再者學校有社團等活動,有助社會化訓練,學校設備一定比自家好,要與學校多合作。

教育局 新北

延伸閱讀

新北「環保小局長」育樂營 遊樂中學習及落實環保

新北女開電動玩具車上路!豬隊友幫拍PO網 警:可罰3600

搶推運動觀光! 新北寶可夢路跑吸2.5萬親子同樂

她高中換了3校 陪女兒自學找適合的發展軌道

相關新聞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高一女教國一弟數學「氣到哭」 網勸教育外包:為家庭著想

用心教導別人對方卻不領情,真的會讓人很委屈。近日有一位高中生發文,表示自己在教國一弟弟數學時十分認真,但弟弟卻相當不耐煩,讓她直接「氣到哭」。

獨/「班班喝鮮奶」之亂…豆奶遲到1學期 小學生今扛44瓶豆奶回家

教育部和農業部推動「班班喝鮮奶」政策一波多折,小學生從喝鮮奶變成喝保久乳或豆奶,各地亂象叢生;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雖已喊卡...

桃園大溪這國小校舍拆除重建動工 花2.5億2027年啟用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下午主持大溪區仁善國小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市府在教育部補助下,斥資約2.5億元重建一棟新...

建中生揪團吃麥當勞遭炎上 律師認「深感恥辱」:我選女孩、你選企業

日前有麥當勞女工讀生疑遭主管性侵後輕生,引發社會一片撻伐,發起抵制拒買,北市建國中學卻發生有學生揪團買麥當勞遭炎上。對此,曾就讀男校的律師陳又新出面表示,對於這起事件「深感恥辱,萬分抱歉」,引發網友兩派評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