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扎根繪本「老鷹再回來」 從5分鐘到變成一齣音樂劇
屏東縣環境教育輔導團成員湯奇霖、表演藝術老師歐陽慧英,受生態紀錄片「老鷹想飛」啟發,2017年帶領勝利國小學生創作繪本「老鷹再回來」,將繪本躍上舞台,從5分鐘的戲劇,到今年與屏東室內合唱團合作,演出1小時音樂劇,生態教育從小扎根,增加對土地認同。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推動家鄉繪本故事系列,勝利國小主任湯奇霖說,當時受紀錄片「老鷹想飛」啟發,身為環境教育輔導團一員,要將老鷹想飛、老鷹紅豆生態產品理念,透過繪本記錄在地議題。
2017年創作繪本「老鷹再回來」出版後,表演藝術老師歐陽慧英當時也是繪本帶領老師之一,以繪本為腳本發展劇本,學生們擔綱演出,從5分鐘、10分鐘、12分鐘等,登上縣內舞台,包括校長交接典禮,環境教育研習等。
扮演「老鷹」學生們也來到第四代,首代演出老鷹成員們,現為高中一年級。團隊首次與屏東室內合唱團合作,以「老鷹飛高高」為主題,演出兒童音樂劇,今年9月登上屏東演藝廳,演出當天座無虛席,感動觀眾。
演出成員包括勝利、仁愛、海豐、麟洛、四林國小五所學校,故事說唱重視環境生態,培育藝文種子。戲劇演出的學生以勝利國小與校友為主。勝利國小六年級林明諦扮演黑鳶,她說,為訓練膽量,老師帶大家,在店家唱歌,會先尋求店家、客人同意後再唱,增加膽量與自信。
五年級王絮說,她扮演黑翅鳶、蝴蝶等角色,看著電視螢幕練台詞,也提醒自己「念台詞時不要那太像朗讀」,要自然一點;六年級陳品孜負責幕後場控,要注意整場節奏;五年級李恒馨說,她跟小四弟弟一起演出,劇中飾演姐弟,原本說話速度快,練習放慢速度。
湯奇霖說,外界好奇,為什麼市區學校要做生態主題繪本?市區看得到黑鳶嗎?當時繪本出版一年後,參與創作學生有一天抬頭看校園天空,真的看到黑鳶在天空盤旋。
湯奇霖也提到,雖然繪本描述老鷹食安,但故事脈落不斷堆疊,包括老鷹棲架、巢箱等,持續在戲劇中演出,也讓生態教育向下扎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