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若倒閣能解朝野僵局 卓榮泰喊「我願意」:藍白一定不敢提

大樂透億元頭獎一人獨得!在這縣市開出 下期頭獎保證1億元

「班班有鮮乳」上路狀況多 屏縣議員:翻兒子書包發現7瓶保久乳

屏東縣議員許馨勻上周六翻小一兒子書包,發現累積七天份量,有7瓶保久乳。圖/屏東縣議員許馨勻提供。
屏東縣議員許馨勻上周六翻小一兒子書包,發現累積七天份量,有7瓶保久乳。圖/屏東縣議員許馨勻提供。

班班有鮮乳上路一團亂,屏東縣議員許馨勻今議會總質詢說,她念國小的兒子,她上周六翻兒子書包發現竟有7瓶保久乳。屏東縣國中小約65%發放保久乳,鮮奶僅35%,變成「班班有保久乳」,凸顯運送冷鏈、冷藏設備不足。周春米說,加強各校冷鏈冷藏設備,「班班有鮮乳」方向不變。

許馨勻關切班班有鮮乳政策實施亂象,許馨勻說,班班有鮮乳實施一段時間,原是美意,因應2025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紐西蘭牛乳零關稅進口,對本土酪農業衝擊,但實施至今,造成教育現場困擾,學校沒有足夠冷藏空間,教師要處理行政,還要注意配送、盯學生有沒有喝完。教育部曾提到,每周2次鮮奶不打折,只有偏鄉才喝保久乳。

教育處長楊英雪表示,屏東縣約6成5喝保久乳,3成5喝鮮乳,每周喝2次。另外,屏縣約1200名學童有乳糖不耐症,會供應含鈣豆漿,但中央尚未提供共同供應契約廠商,等到中央提供,屏縣會訂購。

許馨勻問縣長周春米,「支持各校都用鮮乳嗎?」、屏東縣採購保久乳的學校都是偏鄉嗎?班班有鮮奶在屏東變成班班有保久乳?對於沒有辦法喝鮮乳學童,豆漿屆時發放方式?

縣長周春米答詢,去年她在議會說明,盤點讓學童喝鮮乳,調查作業時,上半年剛好農業部、教育部發表中央支持學童喝鮮奶,一下子需求量很大,後續影響屏東作業。「班班喝鮮乳」政策不變,屏東縣約三分之一喝鮮奶,三分之二喝保久乳,因為政策上路時,有些學校還沒冷鏈、冷藏設備,當時學校行政單位回覆喝保久乳。

「大家都要喝鮮乳!」周春米說,後續檢討,上上個月要求說,一定要達到每個學校都要有冷鏈、冷藏設備,不夠的部分縣府預算會支出。沒有辦法喝鮮乳孩童會用含鈣豆漿代替,需作業時間,發放細節會注意,是不是發券讓學童兌換,而不是一次發出之前未領到份量。

許馨勻說,屏縣校園加強冷藏設備所需經費約270多萬元,不是太大數字,希望以班班有鮮奶為目標,讓各校設備到位,校園的冷藏設施、教師行政等問題列入應解決事項,建議縣府盡快提配套討論。

屏東縣議員許馨勻上周六翻小一兒子書包,發現累積七天份量,有7瓶保久乳。圖/取自屏東縣議會直播網站
屏東縣議員許馨勻上周六翻小一兒子書包,發現累積七天份量,有7瓶保久乳。圖/取自屏東縣議會直播網站

偏鄉 周春米 屏東縣 校園 班班有鮮乳

延伸閱讀

風雨生信心!2024全民運閉幕 屏東交棒桃園2026見

屏東西市場人潮少 周春米:精進硬體、給磨合時間

周春米提出縣政5隻箭 綠議員送第6箭、頒最佳進步獎

康芮來襲恆春半島進入大雨 周春米:午後風雨影響更大

相關新聞

過年和小孩相處好尷尬?作家分享互動守則:問1問題是大忌

春節連假閤家團圓,與親戚拜年的同時,難免會遇到年紀較小的孩子,此時,該如何開啟話題?才能避免成為小時候最討厭的那種大人。知名圖文作家「大坦誠」在社群平台分享一系列成年人和國小生相處不尷尬的守則,網友紛紛認同:「太實用了!」

台灣國際科展 呂顥天、林宜辰獲青少年科學獎

科教館昨舉辦「二〇二五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大會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由台北市數位實中高二呂顥天、宜蘭高中高三林宜...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