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歐巴馬婚變謠言滿天飛!好萊塢A咖女星被指當小三

楊梅休息站4死4傷車禍 雲林鄰居嘆:這年可怎麼過!

NBA/柯瑞下半場得分掛蛋 湖人雙星狂轟61分連勝勇士

培育2萬名小小科學家 國科會2024科普環島列車圓滿歸航

美國在台協會就利用AR虛擬實境讓小朋友身歷其境美國各地風光。記者張博瑞/攝影
美國在台協會就利用AR虛擬實境讓小朋友身歷其境美國各地風光。記者張博瑞/攝影

為期6天的「2024台灣科普環島列車」今順利抵達南港火車站,圓滿結束今年的科學探索巡禮。今年活動第6天首次開放全民上車體驗活動,當日即超過2千人次參與上車體驗及科學市集活動。國科會表示,此次活動總計超過2萬名師生參與,明年將邁入第10年,將會持續扎根科普教育、人才培育。

國科會今舉辦「2024台灣科普環島列車」閉幕式,現場設有許多科學市集活動,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與。國科會分享,今年現場攤位具國際規模,德、美、法三國皆提供豐富的科學活動,像是美國在台協會就利用AR虛擬實境讓民眾身歷其境美國各地風光;德國在台協會則透過光的實驗,呈現出德國科學家在光譜學與量子力學的貢獻;法國在台協會則以遊戲方式讓民眾了解科學研究如何提升面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

活動現場也讓小朋友體驗國際新興競技運動「無人機足球」,民眾透過操控搖桿指揮「球形無人機」射門,彷彿置身哈利波特魁地奇比賽的刺激場景,成為今日攤位中的一大亮點。

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指出,今年科普環島列車行駛近900公里,列車上的8節車廂搭載各種科技主題特色實驗,讓學子走出教室,在欣賞台灣鄉鎮美景之際,也可以透過車廂中的實驗活動認識AI智慧、世代通訊技術、數位孿生,及半島體等科技新知。

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也提到,台鐵是超過130年的傳統鐵路,連續9年和國科會一起舉辦科普環島列車活動,就是期待老公司和年輕學子可以撞擊出的火花。他提到,這幾年參與人數持續增加,台鐵車廂已由4節增加至8節,明年希望可以出動10節車廂一編的EMU900型新車。

國科會表示,該活動不只讓小朋友可以透過各式體驗學習科普知識,也因為活動是由全國高中學生接力擔任車廂關主,高中生透過擔任車廂小老師的過程獲得成長,不僅學會自主學習,更體現了教學相長的精神。

國科會說,即將邁入第10年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將持續扎根科普教育,期望透過多元化活動激發全民對科學的興趣。人才決定國家的未來,從小培育科技人才,才能從根本維持台灣的競爭優勢。國科會也邀請各部會及民間企業共同投入,將科普知識傳遞給年輕學子與下一代。

國科會今舉辦「2024台灣科普環島列車」閉幕式。記者張博瑞/攝影
國科會今舉辦「2024台灣科普環島列車」閉幕式。記者張博瑞/攝影
法國在台協會以遊戲方式讓小朋友了解科學研究如何提升面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記者張博瑞/攝影
法國在台協會以遊戲方式讓小朋友了解科學研究如何提升面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記者張博瑞/攝影
參與週六科普列車體驗的民眾,與基隆、新北地區的國小師生,共同參加在南港瓶蓋工廠的閉幕典禮。記者張博瑞/攝影
參與週六科普列車體驗的民眾,與基隆、新北地區的國小師生,共同參加在南港瓶蓋工廠的閉幕典禮。記者張博瑞/攝影

台鐵 國科會 美國在台協會

延伸閱讀

科普列車抵屏東 周春米:藉遊戲讓學童愛上科學

台灣科普環島列車從台南發車 讓科學扎根激勵年輕人投身科技領域

國科會博班獎學金115年將取消「甄選」類 全數核配學校

科普環島列車21日啟程 融合AI衛星減震多元主題吸睛

相關新聞

台灣國際科展 呂顥天、林宜辰獲青少年科學獎

科教館昨舉辦「二〇二五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頒獎典禮,大會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由台北市數位實中高二呂顥天、宜蘭高中高三林宜...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