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影射放消息?葛斯齊開戰S家「別再噁心」 賈永婕不忍回應了

現場尖叫四起!花蓮火車站前計程車暴衝 被撞民眾倒地哀嚎

國中會考計分將改制 竹市與苗縣首創陪伴教師交流計畫

「竹苗區聯盟陪伴教師交流計畫」分為三階段,由陪伴教師先進行觀課,並與受訪教師共同討論教學策略,藉著進行示範教學,最後回到教室觀察受訪教師運用新學到的教學方法。圖/新竹市教育處提供
「竹苗區聯盟陪伴教師交流計畫」分為三階段,由陪伴教師先進行觀課,並與受訪教師共同討論教學策略,藉著進行示範教學,最後回到教室觀察受訪教師運用新學到的教學方法。圖/新竹市教育處提供

竹苗區國中會考計分排序由現行3級分制改為5級分加7積點制,再另加總分1分扶助弱勢,新制將在117學年實施。因應重大變革,新竹市政府提供適性入學宣導、優化教師教學、強化學生適性輔導及持續評估與精進等4大措施,幫助掌握新制度。

新竹市教育處指出,為優化教學並促進竹苗地區國中小學間的教育合作與專業發展,竹市府與苗栗縣政府攜手推動「竹苗區聯盟陪伴教師交流計畫」,加強學校間的教學經驗分享,邀請優秀陪伴教師到受訪學校進行教學觀察、交流與指導,透過教學觀察與專業陪伴,協助受訪學校教師反思教學策略,優化課堂設計,提升學生學力表現。

新竹市教育處長林立生指出,此計畫不僅提供教師們交流的平台,更透過具體的教學指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創新,進一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與學力提升,將有助於竹苗地區學校在教學品質上的整體進步。

苗栗縣教育處長葉芯慧表示,透過此類跨縣市合作機制,竹苗地區的學校將在教學創新與專業發展上持續前行,為教育品質提升注入持久動能,並提供教師們更多專業交流機會,進一步促進地區間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新竹市教育處指出,竹市府將持續支持這類教育創新計畫,藉由引入優秀的教學資源與經驗,促進竹苗地區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學生學力與教學品質的雙重提升。此計畫分為三階段,由陪伴教師先進行觀課,並與受訪教師共同討論教學策略,藉著進行示範教學,最後回到教室觀察受訪教師運用新學到的教學方法。

教育處說明,竹市與苗縣將全力配合新制度的推行,已預先責成各校準備多元化的適性入學輔導機制,積極協助學生適應免試入學積分制度的變革,確保竹苗區學生能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潛力,市府將持續關注新制度的執行情況,與學校、家長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讓竹市苗縣學生都能「選其所適、愛其所選」,進入心中理想的學校就讀。

新竹市政府與苗栗縣政府攜手推動「竹苗區聯盟陪伴教師交流計畫」,加強學校間的教學經驗分享。圖/新竹市教育處提供
新竹市政府與苗栗縣政府攜手推動「竹苗區聯盟陪伴教師交流計畫」,加強學校間的教學經驗分享。圖/新竹市教育處提供

教師 新竹 會考 機制 苗栗縣

延伸閱讀

竹市萬聖大遊行26日登場 東門圓環周邊交管封閉

疑中油柴油輸油管滲漏 苗縣西湖、後龍交界散發刺鼻味

全面遏止秋冬燒稻草 竹市科技執法最高可罰10萬

人口密集人車交錯 竹市舊社國小通學步道決標

相關新聞

41學童受害…台中棒球教練涉性侵 學校6失職教職員下場出爐

台中某國小棒球隊教練涉性侵、猥褻學童,中檢日前依強制性交、強制猥褻等罪起訴該教練。台中市教育局表示,該校前任校長記大過2...

疑違法收保證金...東山高中稱雙方合意 教育局令改善「最重停辦」

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遭家長指控要求錄取學生需繳2.5萬元保證金,違反收費相關規定,校方今發布聲明,強調報到前已和家長說明並...

嘉義高中遴選傑出校友 嘉義縣、市警察局長同列榮榜

國立嘉義高中栽培出不少傑出校友,在警界就有3名署長,分別是第2屆、第5屆、第13屆傑出校友侯友宜、陳國恩、張榮興,說明嘉...

前進總統府!大村國小合唱團全國特優 領唱今年國慶國歌

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國小組同聲合唱,大村國小合唱團代表彰化縣榮獲特優,縣長王惠美今恭賀得獎並讚許合唱團是彰化...

奮戰到最後逆轉勝 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奪全國季軍

第79屆全國橄欖球錦標賽近日圓滿落幕,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在激烈賽事中展現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成功奪得季軍,為本屆賽事...

搶人大作戰!小一新生4月報到 彰化偏鄉小校各出奇招

彰化縣規定小一新生4月12日報到,偏鄉小校已展開搶人大戰,因發展巧克力原料可可產業的德興國小邀請新生親子參加體驗營,明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