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地檢署偵辦罷綠連署案 正副領銜人各以20萬、15萬元交保

宜蘭小校學習無落差 4校榮獲Google、Apple數位學習國際認證

榮獲Apple傑出學校認證的蘇澳國小,說明推動數位學習的教學成果。記者戴永華/攝影
榮獲Apple傑出學校認證的蘇澳國小,說明推動數位學習的教學成果。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積極推動數位學習,引導學校運用3C科技提升教學品質並參與國際認證,其中蘇澳國小獲得Apple傑出學校肯定,是全國第三所通過Apple認證的學校;梗枋國小、壯圍國中及文化國中分獲Google認證學校,全國僅7所國中小學獲此殊榮,宜蘭就占了3所。

縣長林姿妙今天頒獎給榮獲認證學校,值得一提是,此次都不是市區大型學校,反而是學生數不多的偏鄉小校,顯見不但沒有城鄉數位差距,反而成為推動數位的優勢。縣府教育處表示,通過數位學校認證,代表師生能夠充分運用數位工具並達到水準,更進一步透過多元化教學,創造豐富的學習體驗。

教育處教網中心主任陳一鳴表示,獲得國際認證不只代表設備載具到位,尤其是重視軟體建置包括師資培育、平台建置、教學應用及課程發展,才是成就數位學習的真正目的。

以榮獲Apple傑出學校肯定的蘇澳國小為例,3至6年級學生共200多人,人人都有iPad,還可以把平板帶回家,在家運用載具學習;教師團隊提升載具使用技能,16名教師通過Apple Teacher認證、2人拿到Google第一級認證,教師以電腦編寫課程,透過APP發送檔案作業給學生;學校還邀請家長學習使用數位載具及軟體,以便協助孩子在家運用iPad管理學習。

教育處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以學校為單位的數位認證,採點、線、面模式推動,除了鼓勵教師深化數位教學素養,更進一步透過社群建立老師間的彼此連結,提升教學能力,通過認證學校就是最好的推動典範,也是對宜蘭縣數位教育推動的肯定。

宜蘭引導學校運用數位科技提升教學品質,蘇澳國小獲得Apple傑出學校肯定,是全國第三所通過Apple認證的學校;梗枋國小、壯圍國中及文化國中分獲Google認證學校,全國僅7所國中小學獲此殊榮,宜蘭就占了3所。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引導學校運用數位科技提升教學品質,蘇澳國小獲得Apple傑出學校肯定,是全國第三所通過Apple認證的學校;梗枋國小、壯圍國中及文化國中分獲Google認證學校,全國僅7所國中小學獲此殊榮,宜蘭就占了3所。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引導學校運用數位科技提升教學品質,蘇澳國小獲得Apple傑出學校肯定,是全國第三所通過Apple認證的學校;梗枋國小、壯圍國中及文化國中分獲Google認證學校,全國僅7所國中小學獲此殊榮,宜蘭就占了3所。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引導學校運用數位科技提升教學品質,蘇澳國小獲得Apple傑出學校肯定,是全國第三所通過Apple認證的學校;梗枋國小、壯圍國中及文化國中分獲Google認證學校,全國僅7所國中小學獲此殊榮,宜蘭就占了3所。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 教師 載具

延伸閱讀

納智捷採用Google Cloud方案 滿足客戶購車與消費體驗

全國坡地金育獎常勝軍 宜蘭榮獲縣市第2名

Google Cloud、LUXGEN攜手建雲 用資料分析、AI雙引擎搶市

影/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周六開幕必看首映 28部好片播映49場次

相關新聞

唱出布袋戲的磅礡大氣 雲林國小合唱團驚艷評審7月將登國際大賽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合唱團日前以融入布袋戲文化的創意編曲驚豔評審,再度拿下全國雙特優,將於7月到韓國濟州島參加世界合唱大...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家長會幹部 雙北擬納排黑條款

台南去年創全國之先訂定學校家長會長「排黑條款」,但雙北都無嚴格規範,家長憂心,保全也要良民證,家長會幹部某種程度也屬「校...

羨慕!生生喝鮮乳 18.4萬童受惠蔣萬安曝1條件評估擴國中

北市長蔣萬安推動「生生喝鮮奶」今與六大通路政策說明會。由於有網友喊「羨慕台北人」,還有家長希望擴及國高中,蔣萬安今被問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