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茲海默症2新藥要價逾150萬元 用藥資格須過4關卡

AR堆沙、AI模擬舉重、組裝衛星模型 國科會推學童科普

國科會於今、明兩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在科技大樓1、2樓舉辦「Kids’Science—小小科學家來敲門」。記者張博瑞/攝影
國科會於今、明兩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在科技大樓1、2樓舉辦「Kids’Science—小小科學家來敲門」。記者張博瑞/攝影

國科會今、明兩天舉辦「Kids’Science—小小科學家來敲門」活動,透過「科學市集」、「科學影城」及「科學大驚奇」等寓教於樂的活動,結合闖關集點遊戲,帶領學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國科會表示,此次活動可以讓小朋友使用AR體驗堆沙,也可以透過AI模擬舉重比賽,更可以親手組裝衛星模型。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致詞說,為強化科普教育分齡分眾推廣,今年首度推出Kids’ Science活動,將科技大樓打造成科學遊樂園,希望以生動活潑、「做中學」的方式啟迪學童對科學的好奇心,進而點燃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

國科會表示,此次活動設置25個科學市集攤位,透過動手實作及工作坊課程,帶領學童理解科學奧祕,如交通部中央氣象署「AR 擴增實境互動沙箱」,可讓小朋友藉由堆沙互動體驗,了解氣象、氣候、地貌等知識;北市大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推出「我是AI大力士」,模擬舉重比賽場地,讓大家一探如何透過AI增進運動員的表現;國家太空中心「飛向太空,探索太空」除介紹獵風者衛星的構造、關鍵元件和原理,也帶領孩子們親手組裝衛星模型。

吳誠文說,他進入國小棒球隊之前,總是羨慕投手能投出變化球,當時的他不知道為何球可以轉彎、往下掉,直到教練教他投球不能只是壓著、要轉動,這樣球才會轉彎,後來上國中才知道這與白努利定律有關,進而對科學產生興趣。

他說,小朋友在生活當中往往會有許多疑問,若沒人引導,有時就會百思不得其解,希望透過這種富有趣味的科普活動,讓孩子在日常就對科學產生興趣。

國科會也希望透過泡泡秀、生活科技魔術、聽故事學科學以及酷科小學堂等活動,將科學原理融入表演及動手做之中,結合知識性與娛樂性,讓小朋友感覺學習科學就像玩遊戲一般輕鬆有趣。小朋友除了可預約報名,實際入場觀看之外,也可透過現場直播畫面,一起和大家感受科學的豐富樣貌及無窮魅力。

國科會說,Kids’ Science活動另有闖關集點遊戲,完成集點的小朋友,可免費扭蛋,抽取限量好禮,歡迎國小學童踴躍參加,在新學期開始之際,享受一個趣玩科學的周休假期。此外,「2024 科普環島列車」也即將在10月21日登場,以6天時間環島1周,國小學童可以盡情探索車廂及站點的科普活動。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左一)與學童一起體驗「AR 擴增實境互動沙箱」。記者張博瑞/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左一)與學童一起體驗「AR 擴增實境互動沙箱」。記者張博瑞/攝影

國科會 太空 朋友

延伸閱讀

舉重/陳冠伶舉重世青賽摘金 IWF主席看好成下個郭婞淳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全球人才助台發展自主AI運用實力

柏林消費性電子展慶百歲 台灣展人工智慧島實力

行政院經發會顧問會議明登場 討論議題一次看

相關新聞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家長會幹部 雙北擬納排黑條款

台南去年創全國之先訂定學校家長會長「排黑條款」,但雙北都無嚴格規範,家長憂心,保全也要良民證,家長會幹部某種程度也屬「校...

羨慕!生生喝鮮乳 18.4萬童受惠蔣萬安曝1條件評估擴國中

北市長蔣萬安推動「生生喝鮮奶」今與六大通路政策說明會。由於有網友喊「羨慕台北人」,還有家長希望擴及國高中,蔣萬安今被問及...

41學童受害…台中棒球教練涉性侵 學校6失職教職員下場出爐

台中某國小棒球隊教練涉性侵、猥褻學童,中檢日前依強制性交、強制猥褻等罪起訴該教練。台中市教育局表示,該校前任校長記大過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