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witch 2台灣開賣啦!凌晨首賣會排隊人潮直擊 他這時間搶到頭香現貨

三星推「平價版摺疊機」Galaxy Z Flip7 FE!親民價格免3萬 規格一次看

中一中、文華與清中「強強聯手」舞蹈音樂美術跨界演出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台中一中美術班、文華高中舞蹈班及清水高中音樂班等3校學生各發揮專長,「強強聯手」首度合作,21日聯合展示成果。

中部地區3大高中藝才班清水高中音樂班、台中一中美術班及文華高中舞蹈班首度跨界聯合創作,以「Reverse (倒轉、反轉)」為創作主題。

清水高中音樂班負責音樂設計,結合文藝復興、巴洛克到當代、爵士等音樂進行編排;文華高中舞蹈班根據音樂設計舞蹈演出;視覺創作部分由台中一中美術班負責,將音樂轉化為視覺影像。

為聯合創作,3校學生一起上課,各自深入不同藝術領域。一中美術班學生陳資宜說,如何把音樂及舞蹈透過美術「具象化」,包括強弱、快慢等,具挑戰性,利用手繪、攝影及電腦繪畫及動畫展現。

清水高中學生黃永愛指出,這次大量使用互動技術、運用數位音樂工作軟體,創作電腦音樂作品。

文華高中學生鐘喬琳指出,以前舞蹈演出多只專注詮釋肢體動作,這次為讓舞蹈符合清水高中的音樂創作,才發現音樂有很多層次,例如其中一部作品「科技重奏」,要用舞蹈詮釋5種樂器的樂音,包括長笛、大提琴均是屬於展現旋律的樂音,如何展現不同律動區隔,極具挑戰性。

一中美術班學生陳資宜也說,如何把音樂及舞蹈透過美術「具象化」,包括強弱、快慢等也十分挑戰,他們利用手繪、攝影及電腦繪畫及動畫展現;至於清水高中學生黃永愛指出,以前音樂演出多只需坐著從頭演奏到底即可,這次3校聯合創作,他們也學到演奏之餘要融入更多肢體動作搭配,均是全新體驗。

文華高中舞蹈班鐘喬琳表示,能現場和音樂工作者和導演討論情境與肢體展現方式,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學會以更直接表達肢體情緒。

包括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文華高中校長黃偉立及清水高中校長蕭建華,肯定3校藝術領域的學生跨界合作,6月21日晚間在港區藝術中心登場。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台中一中、文華與清水高中,跨校跨界首度以音樂、舞蹈、美術聯合創作,21日在港區藝術中心演出。圖/台中一中提供

文華高中 音樂

延伸閱讀

來台挑戰16蹲輕鬆過關!Apink恩地直接升級「32蹲」

國4西向清水路段3大車追撞 1貨櫃車「折甘蔗」全線封閉

黃仁勳效應影響選填志願? 中一中上榜電資人數大增

將翎子化為舞之筆 翃舞「羽人」前進美國舞蹈藝術節

相關新聞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影/高雄市某高中生衝突影片瘋傳 教育局:涉兒少個資勿散佈

高雄市小港區某高中傳出嚴重互毆衝突事件,釀3人受傷,「校園全武行」影片昨天更在網路瘋傳。校方今出面說明影片涉兒少個資隱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