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中學國中部停招 轉型社區高中面臨接管…校長公開信向校友求援

少子化衝擊,嘉義縣大林鎮私立同濟中學因招生不佳,2022年國中部新生入學報到只有個位數,全校剩80多名學生,校方申請2023學年度停招國中部轉型社區高中,國教署將在8月接管學校。記者魯永明/翻攝
少子化衝擊,嘉義縣大林鎮私立同濟中學因招生不佳,2022年國中部新生入學報到只有個位數,全校剩80多名學生,校方申請2023學年度停招國中部轉型社區高中,國教署將在8月接管學校。記者魯永明/翻攝

少子化衝擊,嘉義縣大林鎮私立同濟中學因招生不佳,2022年國中部新生入學報到只有個位數,全校剩80多名學生,校方申請2023學年度停招國中部轉型社區高中,國教署將在8月接管學校,持續照顧現在高二16名學生,財務缺口200萬元沒著落,校長高作屏發表公開信「愛校熱心永懷、護校真情長存」,向校友求援。

公開信說:

「我是同濟中學校長高作屏,很抱歉,我們努力不足,無法讓大林能繼續保留一間在地的高中,目前學校仍有55名學生就讀,在學校財政困難入不敷出,這2年老師們在無薪狀況下,不缺任何一堂課,讓同學們能完成所有學業。

目前情況是,國教署將在今年8月接管學校,並持續照顧現在高二共計16名學生。但2至7月這半年,急需近200萬資金協助(含校地租金、水電、設施維護與外聘老師薪資),才能維護現有學生之權益。

真的很難過,必須作出向校友們募款的決定,懇請各位校友們在能力範圍內,協助學弟學妹們受教權益,而這更是對他們的最佳教育,見證大家一起同舟共濟共度難關,隨時抱有感恩的心情面對未來人、事、物。謝謝各位校友伸出援手,同濟中學全體教職員會持續堅守崗位,讓每個同學不論在課業與生活教育,都能達到最好的效能。」

高作屏說,60年來同濟中學培育無數社會菁英,隨著社會型態多元,以培育身心靈均衡發展全人教育為目標,社區高中是教育趨勢,就近入學可適性揚才,獲得最好發展,尤其108課綱與學習歷程都需學生探索自己定位人生方向,小校個別化、客製化,可讓每個學生有更好照顧及指導繁星入學。

同濟校友透過社群、LINE等廣傳校長公開信,幫助母校。教育界人士說,嘉義縣市共同生活圈,教育資源以往集中嘉市,近年來嘉義縣立永慶、竹崎高中及許多公立國中辦學及升學率大幅提升,擠壓私校發展空間,民雄鄉協志工商停辦捐校地給中正大學,嘉市區2所私立高中去年被教育部專案輔導列管。

嘉義縣大林鎮私立同濟中學國中部停招轉型社區高中,面臨被接管,校長公開信向校友求援。記者魯永明/翻攝
嘉義縣大林鎮私立同濟中學國中部停招轉型社區高中,面臨被接管,校長公開信向校友求援。記者魯永明/翻攝

108課綱 嘉義 國教署 少子化

延伸閱讀

大漢技術學院擬停辦 113學年仍招生逾300人

AI教父等專家簽署公開信 呼籲加強監管深偽技術

開創六和高中科技教育 女校長獲桃園市教育局核准任期至70歲

公開信向陳俊翰致歉 王志安喊捐百萬日幣…罕病基金會二原因拒收退款

相關新聞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高一女教國一弟數學「氣到哭」 網勸教育外包:為家庭著想

用心教導別人對方卻不領情,真的會讓人很委屈。近日有一位高中生發文,表示自己在教國一弟弟數學時十分認真,但弟弟卻相當不耐煩,讓她直接「氣到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