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過年求「錢母」聚集財氣!1禁忌別觸犯…求財恐變散財

整理包/漢他病毒今年首例確診!有何症狀、如何治療、是否人傳人…6大關鍵一文看懂

再創生肖年封關點位史上最高!金龍年漲30% 台股上漲225點、收23,525點

雲門藍天教室走進偏鄉24年 用武術教孩子「靜下來」

雲門藍天教室的「武術」課程不是教打架,而是帶領孩子透過握緊拳頭,找回靜定的心和發亮的眼睛。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雲門藍天教室的「武術」課程不是教打架,而是帶領孩子透過握緊拳頭,找回靜定的心和發亮的眼睛。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921大地震造成許多家庭一夕劇變。這一年,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創辦「藍天教室」,帶領雲門舞者進入災區,以身體律動課程陪伴災區孩子走過災後重建的日子,撫平心靈的創傷。24年來,藍天教室從災區走進偏鄉部落和非山非市的小學,平衡城鄉教育的落差,豐沛學校創新教育資源。

林懷民表示,「藍天教室」由雲門舞蹈教室的溫慧玟,於921地震時帶著舞者走進災區,讓家長外出復健時,孩子們能夠獲得陪伴的計畫。這樣一個長期的公益資助計畫在台灣相當罕見,期待「藍天教室」能長得像樹一樣高。他相信被藍天教室撫摸過的孩子會變得不一樣,「因為在藍天教室裡有鼓勵、有愛」,以及引領孩子學習與內心對話。

陪伴災區孩子們走過災後5年的日子,「藍天教室」帶著「生活律動」和「武術」課程走進偏鄉、部落以及非山非市的小學。「生活律動」課程不教孩子模仿動作跳舞,而是為孩子創造情境與想像,透過觀察和創意的延伸,引導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動作,讓孩子去連結自己的身體,也接受別人的身體。「武術」也不是教打架,而是讓孩子透過握緊拳頭,找回靜定的心和發亮的眼睛。

柯文昌表示,他親身走過好幾個「藍天教室」的學校,發現只要有上過「藍天教室」律動或武術的孩子、特別有自信。貿聯國際在2021年加入「藍天教室」,貿聯董事長梁華哲表示,很高興看到新一代孩子藉由藍天教室擺脫框架束縛,擴展身體、心靈與創造力。

苗栗新英國小是藍天教室最早實施的小學。新英國小校長李淑媛表示,6年前初到新英時,很驚訝學生都在學武術,之後才明白「藍天教室」不是武術、教功法,而是奠基身體的基本功,讓孩子每天挑戰進步一點點。不只強健身體,也從武術老師教導的「尊師、重道、愛同學」中培養人際互動有禮貌的美德。孩子學會「靜下來」、學會跟自己對話、建立自信心,學會守秩序和懂禮貌。

台灣好基金會表示,「藍天教室」在新北、苗栗及南投總共認養10所國小,安排每學期15到18堂課。此外,每年暑假則在台南下營、苗栗通霄及屏東潮州辦理為期5天4夜的短期營隊,讓沒有辦法成為「藍天教室」認養小學的孩子,也有機會在音樂與舞蹈的世界中舒展身心。

921大地震 小學 教室

延伸閱讀

Openbook好書獎頒獎典禮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神采奕奕現身頒獎

賴坤成挺文言文 分享「林懷民」與妻訣別書太搶戲

恭喜!鍾沛君直播親揭懷孕喜訊 預產期明年5月盼台灣換藍天

蘊含台灣文化史的名畫 張大千「歸妹圖」拍賣2千萬成交

相關新聞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高一女教國一弟數學「氣到哭」 網勸教育外包:為家庭著想

用心教導別人對方卻不領情,真的會讓人很委屈。近日有一位高中生發文,表示自己在教國一弟弟數學時十分認真,但弟弟卻相當不耐煩,讓她直接「氣到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