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習近平下周與全球企業CEO會面 高通執行長在列

亞利桑那州長快閃來台拜訪台積電總部 公司回應了

遺物找到更多證據 金賽綸昔遭威脅:賠償金秀賢《淚之女王》損失

基隆小學生飛美國!第一天超不習慣 1原因「覺得台灣上課真好」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鼓勵「基隆的孩子走出去」,今年共補助82名師生分赴美、日、韓友好學校參展、上課互動,期待在海外獲取寶貴經驗,未來應用在學習與生活中。中華國小三、四年級學生,為和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小學伴相見歡,出發前3個月就開始準備,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

教育處表示,市府訂定補助計畫鼓勵補助師生赴海外進行課程交流、展演競賽或教師專業精進,過去2年因疫情中斷,疫情趨緩後重新啟動,今年補助82名師生出國,期待學生在海外見學中發揮潛力,獲取寶貴經驗,並成為國際交流使者,推動基隆市國民外交。

今年接受補助出國的學校,包括暖暖高中學生赴日本與姐妹校若狹高校學生一同上課,體驗海洋教育課程。銘傳國中前往韓國參與2023首爾國際發明展,成功國中前往日本九州,和日本學生一起上課討論。

今年唯一申請並獲補助的小學是中華國小師生,學校安排3、4年級學生飛往美國與小學伴們進行一周的交流。行程中學生有3天與姊妹校學生一同上課,晚上倆倆一組住在寄宿家庭,讓學生沉浸在美國當地的環境中學習及生活。

教育處轉述中華國小學生的心得說,一踏進校園,就聽到美國小學生用美國腔的中文說:「你好,我們歡迎中華」,覺得很開心。美國學校早上都類似台灣的朝會,他們都會宣示誓言,很有趣。台灣上課40分鐘會有下課時間,美國小學生沒有,第一天非常不習慣,這時才會覺得在台灣上課真好。

教育處代理處長楊桂杰表示,疫情期間許多國際交流活動改成線上辦理,不致中斷。疫情干擾減低後,期盼基隆的學校未來能締結更多國外夥伴學校,甚至是姊妹校,逐步孕育城市能量,成就國際化港灣城市發展。國際交流補助鼓勵學校推派特殊境遇家庭學生優先,幫助弱勢孩子一圓出國遊學夢想。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中華國小3、4年級學生前往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與小學伴共同學習與生活,讓彼此留下美好回憶。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小學生 美國

延伸閱讀

美國「全國成績單」:疫情之後,孩子的教育如何復原?

台、日高校國際交流 員高校長一語逗笑日本來訪師生

相關新聞

奮戰到最後逆轉勝 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奪全國季軍

第79屆全國橄欖球錦標賽近日圓滿落幕,台南市民德國中橄欖球隊在激烈賽事中展現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成功奪得季軍,為本屆賽事...

搶人大作戰!小一新生4月報到 彰化偏鄉小校各出奇招

彰化縣規定小一新生4月12日報到,偏鄉小校已展開搶人大戰,因發展巧克力原料可可產業的德興國小邀請新生親子參加體驗營,明聖...

看到誰就砍誰!竹市國中生持美工刀揮舞 家長憂心校安

新竹市某國中一年級資源班學生小明(化名),因情緒障礙長期校內與人衝突,上月更情緒失控,竟從老師抽屜拿出美工刀,對著老師揮...

上廁所不怕水花濺、泡麵調味包不用塑膠 雲林國小發明展奪獎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6名學生日前參加2025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台灣選拔賽,以耗時兩個月研發出的「泡麵糯米紙調味料包」及「馬...

從軍會丟臉?高中女學霸想當軍官家人搖頭 網鼓勵1折衷辦法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夢想,為了夢想而選擇不同道路的人,都值得尊重。一名就讀高中的女網友發文,稱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海軍軍官,但本身就讀第一志願的高中,學測的預測成績也不差,家人認為她去考軍校「很沒面子」,希望她就讀一般大學。對此,原PO詢問網友,「我應該聽他們放棄自己的夢想嗎?」

國中、小學要開學了! 基隆「張老師」教舒壓3招 開學不焦慮

國中小學明天開學,基隆「張老師」中心表示,開學後家長和學生的生活作息都將調整,人際關係也有變化,如果遇到心情焦慮的情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