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丞琳強硬反擊沒在怕 Makiyo再爆她當年男友是阿Ben

台幣四天升逾5角!出口商嚇傻、爆恐慌性拋匯潮 匯銀估近日升抵價位

大陸山西社區發生大爆炸 男渾身是血衝出火場…已知17傷、4重傷

汐止國小奪健康促進學校金質獎 辦全國研習分享

汐止國小獲得卓越金質獎的好成績,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舉辦「112年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進行分享也經驗交流。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汐止國小獲得卓越金質獎的好成績,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舉辦「112年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進行分享也經驗交流。 圖/觀天下有線電視提供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共同辦理的「112年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計畫」,汐止國小獲得卓越金質獎的好成績,所以,主辦單位也安排了來自全國各地方政府的衛生及教育局處、還有學校相關承辦人員到汐止國小進行研習,進行分享也經驗交流,希望大家回去後能夠持續在校園推廣健康促進計劃,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行為。

健康促進學校計劃主持人陳富莉表示,汐止國小在各個面向都非常的投入,包括環境的建置、學校教職員學生的投入,以及健康服務與教學的部分,研習主題在於健康促進學校的永續與經營,研習包括各國縣市衛生及教育單位人員還有學校實務人員,再加上線上的大概有兩百多位,透過這樣的過程,可以將成效擴散,知道如何推廣健康促進學校,以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組長李嘉慧指出,首先恭喜汐止國小榮獲今年全國的卓越金質獎,國民健康署致力於國人健康促進行為的改變,舉凡運動、營養、兒童、婦幼等,不同的族群都有不同的政策在推動,其中尤其重視的是兒童的部分,尤其小朋友整體的成長發育會影響到他未來成人不管是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康,所以,如何與教育部共同來推動健康促進學校,養成小朋友有良好的健康生活行為、甚至可以擴及到家庭,這是推動的目標,研習活動邀請全國22縣市共200多人參與,希望能夠把汐止國小的好跟汐止國小推動的經驗,擴散到全國。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專門委員薛承祐說, 在民國91年,教育部就跟當時的衛生署就己經簽訂了健促學校的推動聲明書,從那時候開始,教育單位與衛生單位合作努力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己經21年了,來汐止國小就是因為它是今年唯一3所金質獎的學校,也是北部唯一的一所,邀請各縣市第一線人員來參訪,希望大家入寶山之後,都能滿載而歸。

汐止國小校長王俊杰表示,很高與能夠承辦全國健康促進學校的成果分享,感謝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教育部國教署、以及輔仁大學陳富莉教授所帶領的教授們,對於汐小的表現給予的支持與肯定,研習會主要是分享學校所做的一些成果,同時學校有建置一些場域,包括有香草植物園區、小庭園,同時學校中庭的建樹以及各場館,也介紹給大家,一起為健康促進學校努力。

教育部 汐止 衛生署

延伸閱讀

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呼籲:醫事人員總量管制入法

技高實習實驗費不漲 教團:要求學校提供廉價技職教育

台中愛閱讀六都第一!市府年花1億買書 盧秀燕:公私合力推閱讀

盧秀燕批台中綠委「在睡覺嗎」被要求道歉 藍營秀公文鐵證

相關新聞

高雄六龜新威國小去年新生掛零 8月起併入美濃廣興國小

高雄六龜新威國小創校歷史104年,去年9月全校新生掛零引起外界關心,因全校學生人數不足40人,面臨裁併校問題。教育局長吳...

兩年保證轉名校?高二妹妹想赴美 過來人搖頭:英文不好直接沒救

赴美念書真的這麼輕鬆?一名女網友透露,目前念高二的妹妹突然想去美國念書,然而光是英文一科就一直在補考,成績很差,加上看到近年新聞感覺美國不太安定,讓她擔心妹妹是一時太衝動。原PO因為不太了解留學制度,只好詢問廣大網友意見,「想問一下,有人現在還會選擇去美國念大學嗎?」

唱出布袋戲的磅礡大氣 雲林國小合唱團驚艷評審7月將登國際大賽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合唱團日前以融入布袋戲文化的創意編曲驚豔評審,再度拿下全國雙特優,將於7月到韓國濟州島參加世界合唱大...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