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院副院長江啟臣父喪 清晨臉書哀痛發文「謝謝父親 長存於心」 

捷克「啤酒外交」:千年釀造文化喝出國家軟實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再增「台中」 西半部15縣市慎防雨彈狂襲

雲林出版「人品爆發神物」 官方宣布:編修第2版

雲林縣除在縣立各級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也擴及社區和假日休閒活動。圖/校方提供
雲林縣除在縣立各級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也擴及社區和假日休閒活動。圖/校方提供

雲林縣4年前創全國之先發行自編品德教育教材,並在全縣小學實施課程,不過有第一線教師反映部分內容難以融入現代小孩的生活,縣長張麗善認為有重新編修必要,今天啟動第2版編製工作,至於幼兒園、國中版本的教材目前尚在籌備,最快113學年度發表。

縣內193所國中小學在2019年全面懸掛「禮義廉恥」匾額,隔年為「品德元年」,教育處召集全縣150名校長、主任及教師組成工作小組,編輯出版全國第1套官方品德教育教材,包括套書、學習單、牌卡及文創品,依低、中、高年級發至各校每周至少實施1堂相關課程。

雲林品德教育做出口碑,近年吸引新北、宜蘭、台南、屏東、台東及嘉義等縣市交流取經;雲林子弟、現旅居日本的日本台商總會長俞秀霞也說,日本已將品德教育當成重要一門課,讚譽雲林縣能有自己的教材,培養孩子成為全人,相當難得。

不過有基層教師認為,教材種類多樣,學生的確很感興趣,但部分內容可能非現在所流行的話題,距離孩子年代久遠,即便有「親師生」手冊作為溝通管道,但孩子的理解過程仍需要時間。

「品德教育不是教條。」張麗善強調,既有教材富含在地、趣味、彈性及多元層面元素,相當生動且寓教於樂,今天她主持工作小組會議聽取意見,宣布啟動第2版重新編修工作,目標以更貼近現代常民生活編寫。

不少家教師和家長關注幼兒園、國中版專屬的教材何時上線,縣府表示,幼童部分因需結合繪本與故事方式呈現,編寫時程較長,國中的進度則已完成一半,最快113學年度出版。

張麗善說,斗南重光國小本學期已轉型為童軍實驗教育學校,以童軍教育培養學子品德,她也宣布將在斗六鎮西國小設立品德教育研發暨推廣中心;今年重點工作則持續進行縣外交流,也將至雲林第2監獄進行少觀所品德教育課程,優先在藝術領域試行國際版英語教材,並結合環境議題與環保局共同編輯新教材,讓品德教育推動更生活化。

雲林縣政府4年前發表官方第1套品德教育教材,其中「品德大富翁」廣受師生歡迎。本報資料照
雲林縣政府4年前發表官方第1套品德教育教材,其中「品德大富翁」廣受師生歡迎。本報資料照
雲林斗南重光國小本學期已轉型為童軍實驗教育學校,以童軍教育培養學子品德,縣長張麗善今也宣布將在斗六鎮西國小設立品德教育研發暨推廣中心。圖/校方提供
雲林斗南重光國小本學期已轉型為童軍實驗教育學校,以童軍教育培養學子品德,縣長張麗善今也宣布將在斗六鎮西國小設立品德教育研發暨推廣中心。圖/校方提供
雲林縣的品德教育教材有牌卡、桌遊等種類,寓教於樂的玩法引起不少學生共鳴。本報資料照
雲林縣的品德教育教材有牌卡、桌遊等種類,寓教於樂的玩法引起不少學生共鳴。本報資料照

教師 雲林

延伸閱讀

韓國瑜願出手當整合桶箍 張麗善:樂見

推廣雲林文旦 張麗善邀馬英九宣傳

紅樹林危害台灣最大旱招潮蟹棲地 雲縣府與台塑合力砍除

侯友宜推老人健保補助 張麗善:我建議的

相關新聞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影/高雄市某高中生衝突影片瘋傳 教育局:涉兒少個資勿散佈

高雄市小港區某高中傳出嚴重互毆衝突事件,釀3人受傷,「校園全武行」影片昨天更在網路瘋傳。校方今出面說明影片涉兒少個資隱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