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創新高了嗎?外資目標價喊上1320元 台積電衝上1160元市值30兆

傳普發一萬元沒了 民進黨團否認:政院尚未決定發不發

獨/員工投訴職場霸凌怨遭秋後算帳…公文曝 新北社會局回應了

91歲竹中校史館提報古蹟 文化資產有望再增添一處

竹中講堂(校史館)現況保存良好,做為校史館陳列、存放該校文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竹中講堂(校史館)現況保存良好,做為校史館陳列、存放該校文物。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高中校史館已有91年歷史,如今做為校史館常設展區,由於缺乏空調設備又漏水,竹中校友今年向文化部提報文資身分認定,市府8日邀集竹市文資委員現勘並做出結論,該建物室內兩側靠窗設置舊有木製長椅,外觀窗戶上有水平飾帶,基座為洗石子,內牆為螺旋紋灰泥作,為日治時期典型作法,一致認定竹校史館建物形制保存完整,具文資價值,予以列冊追蹤,竹市有形文化資產有望再添一處。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本案依文化資產法第14條由民眾提報為古蹟,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5條流程辦理現勘及審查會議,現勘後委員一致認定,竹中講堂(校史館)見證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新竹高中各時代的歷史發展,也是竹中人共同的記憶,後續將召開專案小組及文化資產審議會,認定其文化資產價值。

新竹市文化局說,竹中講堂(校史館)是新竹中學校首任校長大木俊九郎任內所興建,於第二任荻阪進治校長任內竣工啟用(昭和7年/西元1932年),迄今已逾90年。

新竹市文化局說,該建物起初做為講堂(禮堂)使用,二戰後歷任校長包含辛志平校長在內也曾在此空間舉辦各項典禮、集會、比賽等,直到1977年做為「民族精神教育中心」、「匪/敵情資陳列中心」,後於1985年改建為校史館使用,校友們紛紛出錢出力,提供寶貴史料、著作等,建物現況仍在使用中,保存良好。建築物構造為磚造,瓦作兩坡屋頂以鋼構桁架之支撐,正面為一層樓,北側有樓梯下至地下室,類似外凸神龕的配置。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新竹高中校園內另有竹市古蹟劍道館,是台灣現存武道場中唯一採洋式建築者,2001年指定為新竹市市定古蹟,後經古蹟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啟動修復工程作業,並於民國2020年修復完成。這次提報竹中講堂(校史館),如順利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與劍道館一同,將補齊校園文化資產的拼圖,完善新竹高中從日治時期、二戰後到現今的歷史篇章。

竹中講堂(校史館)正面為一層樓,北側有樓梯下至地下室,類似外凸神龕的配置。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竹中講堂(校史館)正面為一層樓,北側有樓梯下至地下室,類似外凸神龕的配置。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竹中講堂(校史館)建物屋頂以鋼構桁架之支撐,室內天花現況已遮蔽,看不見鋼構桁架。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竹中講堂(校史館)建物屋頂以鋼構桁架之支撐,室內天花現況已遮蔽,看不見鋼構桁架。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 文化資產 古蹟

延伸閱讀

金門古蹟日今開幕 拉近文資與民眾間的距離

雲林古蹟日要開復古趴 帶民眾重返群星會年代

影/海葵颱風大雨續炸金門 百年古蹟雙喜樓崩塌「5秒成一片廢墟」

竹市古蹟進士第修復竣工 市府10月舉辦活動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