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颱風? 粉專:歐美模式估19日前後 菲東海面將有「大貨」出現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報名烏龍! 校方「解密」緣由

漢光演習出包!國軍自走砲深夜撞爛小貨車 畫面曝光

廢校30年 花蓮山興國小老校友修繕閒置宿舍重現風華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以阿美族傳統方式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今天啟用。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以阿美族傳統方式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今天啟用。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部落是依傍海岸山脈的原住民村落,和許多偏鄉一樣,面臨人口外流的難題,山興國小廢校30多年,當地吉拉卡樣協會爭取經費,一群平均70歲的部落校友,以竹子、茅草等阿美族傳統建材,修繕廢棄教師宿舍,盼作為基地,吸引志工到此打工換宿,帶動部落發展。

吉拉卡樣協會(山興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花蓮縣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爭取20萬元改造閒置空間,約10名山興國小畢業的社區長輩投入改造工作,他們上山砍竹子、取茅草,忙了2、3個月,以阿美族傳統方式改造,竹子立面、茅草屋頂和阿美族傳統菱紋相當吸睛,內部擺上數十年前老照片,今天啟用。

68歲的協會理事長黃仁忠也是其中之一,儘管畢業50多年,他還記得,當年學校人數不少,一班30到50人。修繕過程喚起兒時記憶,想起被老師叫到宿舍寫功課,期許要用功讀書的情景,他說,這次整修,大夥兒一起為母校努力特別起勁,每天嘻嘻哈哈非常開心。

計畫撰寫人張馨云表示,山興國小約在30年前廢校,教師宿舍也閒置,這次修繕,長輩們投入的熱情超乎預期,看到他們身體力行為部落付出,希望感染年輕人一同關注自己的部落。

老宿舍改造後預計成為駐村基地,吸引志工、年輕人到山興以工換宿、打工假期或是田野調查,暑期工讀的青年也可以有一處舒適的休息空間。

張馨云說,山興以阿美族為主,也有客家人、撒奇萊雅族,過去以有機農業聞名,但人口外移、老化,實際居住不到100人,部落產業停滯,去年獲花蓮林管處輔導投入林下經濟,有2戶種植椴木香菇,今年收成不錯,要擴大產量,今天同時透過月桃葉椴木香菇肉粽體驗活動推廣。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以阿美族傳統方式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今天啟用,部落族人歡慶。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以阿美族傳統方式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今天啟用,部落族人歡慶。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一群平均70歲的耆老,為母校山興國小整修廢棄教師宿舍。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一群平均70歲的耆老,為母校山興國小整修廢棄教師宿舍。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內部放上黑白老照片。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縣鳳林鎮吉拉卡樣部落耆老整修山興國小廢棄教師宿舍,內部放上黑白老照片。記者王燕華/攝影

阿美族

延伸閱讀

少子化衝擊!彰化縣潭墘國小停辦 教團憂:廢校下一步將滅村

徐榛蔚力邀去花蓮 楊文科笑答新竹人賺得多就是要去玩

身高188跆拳好手徐晧祐 10月全運會台南摘金主力

完登花蓮絕美步道 送你登山好物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