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貧窮限制想像?國際學校醫師父母太普通 她揭師常說1句話:太現實
國際學校學費較一般公立學校高昂,並非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負擔。一名畢業於國際學校的網友在Dcard分享自身經驗,針對身邊同學家庭背景、相處下來的個性及英文程度等層層解析,解答外界對國際學校的想像。
原PO表示,也許很多人會很驚訝,基本上在社會中大家認知的高薪工作,如醫師、機師等,其實在國際學校中可以說是「非常普通」,甚至是偏低的。原PO指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同學,實際上家庭背景都很不得了,家長有可能是知名藝人、建設公司老闆、科技業大老等大人物。
原PO提及,還是有許多家長不是非常有錢,但決定把小孩送進國際學校的案例,也因此常聽到班導說「要跟同學打好關係」,搞不好未來會需要同學的幫助。而談到同窗個性,原PO表示大眾可能會有「王子病」、「公主病」這樣先入為主的想像,但她駁斥「不會!完全不會!」
以原PO經驗來看,「反而是公校比較多這種學生」,自己遇到的同學們都非常好,她認為可能和家庭環境有關,大部分人都相當樂觀、開朗。至於國際學校生的英文程度都相當優秀嗎?原PO則直指關鍵在於「分班不同」,通常全英語授課的「國際部」能力會優於「雙語部」,另外如混血、外籍生也不少,學生比起考試更會「聽」、「說」。
「有些人會覺得,學生可能是透過金錢換取學歷」,原PO不否認,有錢當然會有較多資源可以利用,也擁有更多機會,但她看到的是,考上好學校的多數人是真的有實力,而且在各個領域上閃閃發光;即便不擅長讀書,卻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如美術、音樂、設計等等,最後都考上相關領域、有名望的學校,希望大家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